特鲁瓦条约:法国的危急存亡之秋

前因: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率军在阿金库尔(位于法国北部的市镇)与法军交战,大获全胜;之后的几年中,英军在法国接连取胜,法国被迫签订《特鲁瓦条约》,割让领土。

1420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由于无力阻挡英军的入侵,被迫和英格兰国王享利五世签订了《特鲁瓦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亨利五世及其继承人有权在查理六世去世后,继承法国王位。

《特鲁瓦条约》的签订要从此前法国的内战说起。

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继位时不满十二岁,成年后又有患有精神病,所以他继位后直是由担任摄政的勃艮第公爵菲利普(查理六世的叔叔)掌握大权。王后也是菲利普的政治盟友。

但这引起了奥尔良公爵(查理六世的弟弟)路易一世的不满,他试图排挤菲利普,以掌握摄政大权。

特鲁瓦条约:法国的危急存亡之秋

查理六世画像

菲利普逝世后,继任的勃艮第公爵约翰在路易一世的排挤下开始失势。1407年,约翰为了夺回大权,派人在巴黎刺杀了路易。

路易的亲家阿马尼亚克公爵(继任奥尔良公爵查理的岳父)成为奥尔良公国(法国属国,路易的领地)新的领导人。阿马尼亚克派和以约翰为首的勃艮第派开始发兵互相攻打,法国长达三十年的的内战由此开启。

1414年,阿马尼亚克派占据了上风,占领了巴黎。王后被关押,勃艮第公爵约翰被驱逐出巴黎。

内战很快引来了外敌英格兰的入侵。1415年,英格兰国王享利五世趁法国内乱,率军入侵法国。勃艮第派对英军入侵并不阻拦。约翰计划借助英军的力打击政敌阿马尼亚克派英军在阿金库尔与阿马尼亚克派交战时,取得決定性胜利,奥尔良公爵查理被俘,阿马尼亚克派损失惨重。

1418年,勃艮第派在英军的帮助下顺利夺回了巴黎,并在巴黎发动了对阿马尼亚克派的屠杀,阿马尼亚克公爵在屠杀中被害身亡。约翰在巴黎释放了被囚禁的王后,好让她继续掌控查理六世。

王后和查理六世在勃艮第派的支持下将宫廷迁到了特鲁瓦(位于法国北部)。查理六世的太子查理痛恨勃艮第派勾结英军,与残存的阿马尼亚克派逃到了法国南部。

约翰见到英军在法国势如破竹,意识到勃艮第公国(法国属国,约翰的领地)的安全也会受到英军威胁,便开始寻求与太子查理和解。

1419年夏,约翰和太子查理达成了初步协定。同年9月,约翰与太子查理进行第二次会谈时,急于报仇的阿马尼亚派成员偷袭杀死了约翰。

勃艮第派和阿马尼亚克派的矛盾就此再也无法弥合,两派互相仇恨,英军坐收渔翁之利。

继任的勃艮第公爵菲利普決定正式与英格兰结盟,并向亨利五世许诺帮他征服整个法国。法国北部许多城镇都是在菲利普的劝说下,向英军投降了。

菲利普还掌控着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和王后。1420年5月,亨利五世在菲利普的陪同下,抵达特鲁瓦会见查理六世,和他签订了《特鲁瓦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亨利五世及其继承人将成为法国王位继承人和摄政。

特鲁瓦条约:法国的危急存亡之秋

特鲁瓦条约

为了保证条约能顺利执行,王后宣布太子查理是她与一名情人的私生子,剥夺了太子查理的继承权。王后还将女儿凯瑟琳嫁给了亨利,他们婚后的子女将同时继承英格兰王位和法国王位。

1420年9月,享利、菲利普和查理六世正式进入巴黎。巴黎的三级会议通过了《特鲁瓦协定》,最高法院宣布太子查理因犯有罪行无权继承王位。

不久之后,亨利便和凯瑟琳一起回到了英格兰。英法两国的战事暂告一段落但法国南部的太子查理、阿马尼亚克派和勃艮第派的斗争仍在继续。

后果:韦纳伊战役:1422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去世后,英格兰方面认为依照《特鲁瓦条约》,应由英格兰国王享利六世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拒绝承认条约有效;双方遂重启战端,于1424年在韦纳伊交战,英军获胜。

结论:《特鲁瓦条约》是法国内战和英格兰入侵综合作用的结果,为后来法国和英格兰之间的法国王位争夺战埋下了伏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法国   条约   菲利普   路易   亨利   约翰   英格兰   巴黎   王位   王后   公爵   内战   英军   太子   国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