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美国与北约之争

前因:铁托去世

1980年,铁托去世后,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1999年3月,南联盟的科索沃试图独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以“保护人权”之名,支持科索沃独立,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

嘴上说保护人权,美国心里想的却是消除苏联遗留在东欧的势力。

科索沃属于南联盟共和国,一直以来都属于共产主义阵营,强大的领导人铁托凭借个人手腕建立了统一国家。这个国家却位于巴尔干半岛,就是著名的火药桶,民族多,宗教杂,一直充满矛盾所以铁托一去世,南联盟就开始分裂科索沃也希望能独立出去。

科索沃战争:美国与北约之争

南联盟即原本的南斯拉夫

这就给了美国机会,让南联盟四分五裂,就能压缩共产主义的生存空间。

于是1999年,克林顿集结了北约多国的部队,向科索沃开战!

北约军队使用了近50颗卫星,来为空袭提供精确的定位,动用飞机1200余架投掷了2.3万余枚炸弹,几乎把南联盟炸的变了一个样。

然而,正是围绕着轰炸背后,美国面临着三层矛盾。

美国总统克林顿想要用地面打击,然而,北约统帅克拉克却不大认可这一做法,他考虑到越南战争的教训,派地面部队容易造成士兵的大量伤亡。

而且,只有英国同意发动地面入侵,但英国首相布菜尔,给美国总统克林顿打了一个电话,如果空袭作用有限,最后才进行地面作战。其他几国都不赞同。

科索沃战争:美国与北约之争

布莱尔和克林顿

二是五角大楼和北约的矛盾。五角大楼是美国的军事中心,北约则是欧美国家抱团的一个组织,然而,在科索沃战争上,双方也是充满了分歧。科索沃战争基本都是空袭,而五角大楼掌握着空军的指挥权,北约很多时候只能干瞪眼,等着五角大楼的指令。

但是,英法德等北约大国一直给克林顿施压,让他把空袭的指挥权移交给北约,毕竟战争就发生在他们的地盘。

双方就空军的指挥权问题一直僵持不下核心来看,这些都是因为美国和一众盟友各自打着小算盘。

美国这边,一心想的是不断地加大空中複击的目标数量。北约国家却担心动作过大,引来俄罗斯的反对,倒霉的还是自己。

原本制定轰炸方案时,只拟定了169个目标,可是,空袭中实际的轰炸目标至少在976个以上,同时,在轰炸中,经常还有平民伤亡。

无论是来自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还是俄罗斯方面的地绿政治的压力,欧洲国家都不同意美国持续加大战争力度。

空袭期间,克拉克有一半多的时间都在接欧洲盟友的电话,不停解释为啥要轰炸。德国率先发出了质疑,认为目标超过了原来的计划,希腊和意大利干脆说停止吧,甚至连一向支持美国的英国也对轰炸目标的选取产生了疑问。

尽管美国方面面临着三层矛盾,但军事方面的巨大优势。在北约的狂轰滥炸和地面入侵的巨大威胁面前,为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南联盟只能放弃抵抗。

1999年6月10日,南联盟军队开始大规模撒出科索沃,北约最高司令克拉克也下令停止对南联盟的轰炸。至此,科索沃战争结束。

从此,也奠定了美国战争中空军的重要作用,之后的战争地面战成为了次要选择

后果:北约第二次东扩

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

七国,成为北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

结论:科索沃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打压南联盟,挤压南联盟的国际生存空间的一次军事行动,美国再次用战争维护了自己的霸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科索沃   北约   美国   阿尔巴尼亚   克拉克   克林顿   战争   南联盟   英国   空军   大楼   地面   矛盾   目标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