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合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前因:1938年2月4日,希特勒清洗国防军。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完成了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当他进入奥地利时,大街上装饰着带有万字微的旗帜和鲜花,八万维也纳人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个入侵者,为什么竟然得到了被侵略人民的拥戴?

此前,德奥联手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德国和奥地利都受到了《凡尔赛和约》的制裁。尤其是奥地利,领土被由英、法、意三国瓜分,剩下的奥地利共和国甚至变成了内陆国。

为防止德奥联盟东山再起,《凡尔赛条约》里还特地加了一条:奥地利永远禁止与德国合并。

德奥合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虽然德奥两国因为一纸条约分道扬镳,但不代表两国从此就形同陌路了。战后的复仇与合并思潮在德、奥两国的民间十分流行。

希特勒就是这样一个奥地利年轻人,他坚持认为自己的祖国是德国。在1933年掌权之后,希特勒积极支持奥地利的纳粹党推翻战后临时组建的奥地利政府促成德奥的再次结盟。

不过,鉴于《凡尔赛条约》签订后,奥地利的独立实际上是由英、法、意三国来维持的。希特勒想跟奥地利合并,还得问问这三国答不答应。

墨索里尼一开始是坚決反对的。奥地利这块肥肉,意大利也有份儿。所以当希特勒撺掇他的纳粹分子在德国搞政变的时候,墨索里尼就非常不高兴指着希特勒的鼻子骂他是个政治流氓。

为了缓和与墨索里尼的关系,希特勒先是道歉三连,后来更是在墨索里尼陷入外交困境的时候雪中送碳,把墨索里尼哄得非常开心。最后双方和和美美地结成了二战轴心国。

既然都结盟了,墨索里尼也就不再干预希特勒兼并奥地利的行动。这让希特勒极为激动:“请告诉墨索里尼,为此我永远不会忘记他。永不,永不,永不,无论发生什么。只要解决奥地利的事务,我将不畏艰险跟他走在一起。”

对法国来说,如果德国吞并了奥地利那么法国将会同时被三个法西斯国家环绕,安全很成问题。

但是,30年代的法国内部左右两派的斗争异常激烈,政局不稳月内能换届好几次。所以面对德国的企图,法国是有心阻止无力反击,最后只能走上绥靖的道路。

英国是一个商人的国度,在外交方面也颇有商人的风格。一战后,英国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因此,英国一直谋求与德国进行协商,其中德国的战略目标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都是两国在协商台上,讨价还价的筹码。

德奥合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937年11月19日,英国枢密大臣拜会希特勒,最终明确表示:英国不会插手德国对奥地利的兼并,但希望“希特勒诉诸和平的方式”。只有希特勒同意,英国就不再插手。

大国博弈之中,欧洲大陆的小国家是没有发言权的。有能力阻止希特勒的三个大国纷纷袖手旁观,没什么能够阻止希特勒了。

此时,希特勒只剩下了一个尚需解決的“小问题”一一奥地利政府。

奥地利失去了强大的靠山意大利之后,现任总理舒施尼格发现境况越变越糟。奥地利已经被国际的盟友们抛弃,民众们也被纳粹的宣传洗脑,特别希望希特勒来兼并奥地利。

1938年2月12日,舒施尼格不得不亲自来到德国,谋求与希特勒进行会谈。

让舒施尼格始料不及的是,希特勒根本没有和谈的意思,将他滔滔不绝地谩骂了两个小时后并甩出了一份协商条款让这位奥地利总理签字。

舒施尼格看着这份足以让一个独立的奥地利消失的条款,表示自己不可能签署这样的文件。希特勒对舒施尼格威胁道:“如果奥地利政府不合作,德国将不放弃使用武力。”

舒施尼格心底一惊,这无疑是最坏的情况了。他刚想争两句,希特勒猛地打开自己书房的大门,朝外面喊道:“凯特尔将军,进来一下!”随后把这位吓傻了的奥地利总理请了出去。

当凯特尔将军来到书房,询问希特勒有什么吩咐的时候,希特勒微微一笑:“没有什么命令,只需要你在这里待上一会半小时后,舒施尼格被再次召回到希特勒面前,这一次希特勒装作宽宏大量的样子,宣布:“我改变了我的想法,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我多给你三天时间去执行这份协议。”

舒施尼格此时心态已经崩了,他温顺地在协议上签了字。回到奥地利后,他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将纳粹党人安插到了奥地利政府。

不过,舒施尼格到底是狠不下心放弃奥地利的,他孤注一掷地決定进行全民公投,让奥地利人自己決定是否还喜欢个自由、独立的奥地利。

这一举动让希特勒大吃一惊,舒施尼格的反抗是他始料未及的。但他很快就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开始采取行动。他不可能冒着民意测验的风险,除非,他贏定了。

接下来,身为纳粹德国陆军元帅的戈林忙碌了起来,他几乎一整天都在通过电话远程操纵分布在奥地利的纳粹党人番部署之下,1938年4月10日,奥地利举行公民投票,99.7%的人赞成德奥合并。

后果: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会议。

结论:德奥合并,提升了两个法西斯独裁元首的友谊,德国的战略地位大幅提高,随着维也纳受到希特勒的支配,他获得了直接进入中欧的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墨索里尼   凡尔赛   法西斯   纳粹   维也纳   希特勒   奥地利   党人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英国   战后   总理   政府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