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尔危机:德国被法国霸凌

前因:《凡尔赛条约》签订:1919年1月18日,《凡尔赛条约》在巴黎的凡尔赛官签订,安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1923年,法国联合盟友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这一事件被称为“鲁尔危机”。

此前一年,德国由于未能按时偿还由战战败产生的对协约国的赔款,受法国支配的赔款委员会不顾英国的反对宣布德国违约。于是,法国与比利时联合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以监督德国履行赔偿义务。一年之内,占领军不断增加,最终多达十万余兵力进驻鲁尔

鲁尔危机:德国被法国霸凌

鲁尔危机示意图

战结束后,德国与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合约《凡尔赛和约》。按规定,德国要对战争造成的破坏负责,并向多个协约国成员赔款,其中主要以给法国赔款为主赔款委员会考虑到德国背负的巨大债务,曾大幅削減了赔款总额。考虑到战后德国经济崩溃,其中还有部分赔款允许德国以工业原材料形式抵偿。

然而,战后的德国经济疲软,工厂运作效率不足,尽管偿款被削減,还是无力按时还款。1922年底,德国在赔偿委员会允许的延期偿付范围内尚拖欠了一半的木材,近10万根电线杆。

法国对此十分恼火,因为在法国已经将赔偿金额作出下调后,德国仍然无法兑现应付款项。协约国内多数人甚至都认为这是德国总理古诺故意不想还款,以此试探各方对于执行条约的決心。

对此,法国总理普恩加菜向英国、美国提出方案,希望能联合两个国家对德国执行制裁。然而到了当年12月,他只等来英、美、德三国的联合反对,这意味着法国只能坐视现金赔款和用于本国钢铁生产的煤矿白白溜走。

英国劳合·乔治政府甚至认为德国是战后的受难者,并且认为法国时刻意欲复仇,将其视为对于欧洲和平的主要威胁第二年一月,普恩加菜決定出兵占领鲁尔。在法比联军的占领行动中,大约有130名德国平民被占领军杀害,其中包括参与抗议活动的平民。

法比占领鲁尔区后,在当地采取严格的军事管制措施,不但封锁了鲁尔区,颁布了戒严令,还接管了行政职权,解雇了18万名消极怠工的德国籍雇员。

对此,德国总理古诺在国会发表演说表达了对于法国破坏凡尔赛条约的行为,德国不可能进行积极的反抗,但是德国政府也没有能力制止人民的消极抵抗。随后,德国国会以高票通过了这项政策性声明,使得“消极抵抗”成了对于鲁尔区的德国官方政策

然而,消极抵抗政策导致德国工业区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之前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80%的工业产量再次严重下降,随后通货膨胀恶性发展,德国马克币值暴跌。

在鲁尔区被占领一年后,德国古诺政府宣布下台,随后上台的斯特雷泽曼政府宣布放弃鲁尔区的消极抵抗政策,开始对外谋求和平解決赔偿问题的途径同时,新政府着手德国内的财政改革和货币稳定。只是斯特雷泽曼政府几次要求同法国政府直接谈判,均遭法国拒绝。

由于按照《凡尔赛条约》,法国占领德国鲁尔区的行为是合法的,国际联盟没有对法国或比利时采取任何行动。但是,德国的消极抵抗还是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德国的普遍同情。

在法国占领鲁尔区一年多以后,由于法国法郎的币值也在下跌,法国经济受到了来自英美的压力。英国和美国认为德国此时已经不可能偿付赔款,让法国不要继续逼迫德国,另寻它路继续发展经济。

在英美两国金融力量的压力下,法国最终被迫同意暂时下调德国赔款份额,并同意撤兵。

后果:道威斯计划:1924年,为了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赔付一战赔款,协约国拟定了一项解決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结论:法国占领鲁尔区的行为加速了德国政界右翼力量的形成。在战后一度失去方向的保守主义者组建了“德国爱国主义社团联合会”,并在抵制法国侵入鲁尔区的活动中不断加强组织的力量。同时,德国内部在法国军事占领期间爆发了大量的政变和暴动,其中就包括希特勒策划的啤酒馆暴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鲁尔   法国   德国   凡尔赛   协约国   比利时   币值   英国   战后   条约   消极   总理   工业区   危机   政府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