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改革

公元805年8月31日,唐顺宗被迫下诏禅位于长子李纯,史称“永贞内禅”。这一事件,标志着唐顺宗主导的永贞革新在经历了146天后终告失败。

唐顺宗做了二十年的储君,对前朝宦官专权、藩镇叛乱等弊病深恶痛绝,一朝继位便立刻任命心腹之臣王叔文实施革新。王叔文和他招揽的一群寒门才俊组成革新派,废除了劫掠百姓的“官市”惩治了瞒报旱情的贪官,又计划着打压藩镇势力、收回宦官手中的兵权。但这一系列举措触碰到了宦官和藩镇的利益,最后,宦官俱文珍联合节度使韦皋逼迫唐顺宗禅位,永贞革新终以失败收场。

革新派的核心成员王叔文被赐死,王伾病死家中,参与者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被贬为司马。因此,这场革新也被称为王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是继唐德宗推行两税法以来,唐代皇帝为了重振国力而进行的第二次尝试。而这场革新失败速度之快堪比清未的成戌变法。

北宋的改革家范仲淹认为这场革新中,惩治贪腐、抑制宦官、打压藩镇的一系列措施是革除时弊的有益之举。

而当时任史官的韩愈却说这场革新是皇帝的近臣依靠宠幸上位,继而弄权窃国的行为,顺宗禅位于太子则是纠正错误、将权力收归正统的贤良之举。韩意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朝臣对这场革新是持反对态度的。

能上食点感答份卖炭翁那么,为什么永贞革新有益于时局,却遭到朝臣反对呢?

第一,唐顺宗因病无法亲自参与革新的工作,群臣对传达旨意的王叔文不信任。

唐顺宗还是太子时,就因为中风而无法开口说话。继位后,顺宗依旧卧病在床,革新指令多是经由身边的妃子和宦官传递出来,再由顺宗的围棋老师王叔文安排具体事宜,最后交由刘禹锡、柳宗元等人执行。

以宰相杜佑为首的群臣没有一人曾当面对顺宗汇报过政事或是接受过指令,而代替颅宗下达指令的王叔文又是个连科举都没考过的“侍棋待诏”。大臣们本就看不起王叔文,对于他传达的指令也就难以信服,纷纷猜测是王叔文仗着顺宗宠幸,擅自发号施令。于是,一众大臣集体跪在宫外要求面圣,只是顺宗最终也没有露面。见此情况,有两位宰相后来干脆称病,不再参与朝政。

第二,王叔文重用新人而排挤不归附的官员,让群臣怠发不满。

刘禹锡和柳宗元同年考取进士科,初出仕途的二人随即被委以要职,更被王叔文直接召去商讨政事。王叔文对他们提出的意见几乎言听计从,甚至将刘禹锡视为未来率相的人选加以敬重。御史窦群认为这种过快的提拔不合旧例,上表弹劾刘禹锡,当天就被王叔文罢免官职

安葬唐德宗时,负责仪仗工作的武元衡拒绝刘禹锡出任副手,王叔文因此怀恨在心,随便找了个罪名将武元衡罢职。之后,一些出身显贵而对王叔文等人曾有微词的官员,也被以各种理由调离京城。一时间朝野上下对王叔文一党不敢批评指摘,但心中却极为不满。

既然革新派依靠手中权柄压制了反对他们的朝臣,那么,为什么革新运动依旧会失败得如此迅速呢?

第一,王叔文口出怨言得罪同伴,引发革新派内部分裂。

顺宗继位后,王叔文任命名士韦执谊出任宰相。但韦执谊与王叔文提拔的其他寒门新人不同,他出身京兆韦氏,是名门之后,虽然在顺宗的引荐下与王叔文交好,但对一些事情的观点却与王叔文不一致。

一次,东川节度使韦皋派人入朝,向王叔文要求总领四川兵马,王叔文本就计划遏制各藩镇的权力,于是打算杀掉韦皋派来的人,以做效尤。但韦执宜唯恐惹怒韦皋招来兵祸,极力劝阻王叔文。王叔文虽然听从了韦执宜的意见,但事后却对人抱怨说韦执宜胆小懦弱,韦执宜得知后便负气不再听从王叔文调遺,

革新派因此失去一份很重要的支持力第二,二王等人出身寒微没有权力基础,却正面挑战掌握兵权的宦官。

王叔文和王伾出身寒门,因为擅长棋艺和书法得以陪在顺宗身边,二人没有足够的名声威望和家庭背景,尽管被顺宗重用后掌握权柄,但依旧根基浅薄、势单力孤。

王叔文任命老将范希朝和一名自己信赖的副手去接管宦官俱文珍等人手中的神策军兵权,但宦官掌兵权时日已久,尽管王叔文派去的人手奉诏令,但神策军将领依旧听从宦官指令,拒不奉诏听旨,对此王叔文也无能为力。

相反,俱文珍由此看清了王叔文企图夺取兵权的意图,随即以唐顺宗久病不愈为由,与节度使韦皋联合起来,拥立顺宗长子李纯为太子,又逼迫顺宗禅位于是开头一幕的“永贞内禅”由此上演。而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失去顺宗这个靠山,陆续遭到贬谪,王叔文不久被赐死。

既然王叔文出身寒门没有威望,那么唐顺宗为什么偏偏要选择他来主持革新呢

第一,王叔文对时局的见解深得唐顺宗的心意。

王叔文是顺宗作太子时的围棋老师,这使二人相处时间久,关系也比较密切。

在这期间,王叔文常常与顺宗讨论政事时局,顺宗对他的观点和建议十分认可一次,谈到负责宫市的宦官趁机劫掠百姓,顺宗想要上谏父亲唐德宗予以革除,王叔文虽然认可顺宗的观点,但劝顶宗暂时不要提出来,以免引起德宗猜忌,误以为顺宗有意收买人心,为自己登基造势。顺宗赞服王叔文思虑周全之后事无大小,都委托王叔文谋划。

第二,唐顺宗继位后想掌握朝局,不想继续任用贪腐的前朝旧臣。

唐顺宗见识过德宗身边的宠臣裴延龄等人仗势敛财、盘剥百姓。于是顺宗继位后,对于前朝旧臣多有猜疑,不想重用。而王叔文又结交了一批初入官场又有オ华的年轻人,比如刘禹锡和柳宗元。因此,顺宗便允许王叔文快速提拔这些新人组建自己的智囊,由此开始了这场轰轰烈烈却昙花一现的革新。

历代变革者大多因为触碰到旧集团的利益而遭到扼杀,永贞革新没有逃出这厄运。但更重要的是,唐顺宗的革新没有从制度上入手,一边排斥前朝皇帝的旧臣,一边又培养起自己身边的近臣,看起来是将权柄抓在了手里,但其实加剧了非制度因素对权力运行的破坏,以至于失败得更加迅速。这件事正是步入了内外朝循环规律的误区,饮鸩止渴,最终将自己逼入死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子时   革新派   藩镇   寒门   节度使   朝臣   权柄   兵权   前朝   时局   宦官   政事   群臣   指令   出身   鸡蛋   石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