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时至今日即使是狭小闭塞的县城,也多见两庙——一座是文庙,一座是关帝庙,用来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文圣人孔子,武圣人关羽。除了建庙以外,历朝历代皇帝也通过对两位圣人的谥号追封来体现对圣人的尊崇。

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图:红门关帝庙里的关羽雕像

比如文圣人孔子,唐太宗李世民追封孔子为“先圣”;元朝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而清朝顺治则追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对关羽的谥号追封,则更曲折更有故事:元朝之前,人们对于关羽和岳飞的崇拜不相上下,甚至并称武圣人。但是到了清朝发生变化,岳飞是抗金英雄,而金人是满清人的祖先,满清人不可能崇拜祖先的敌人,所以清朝当政者抑岳扬关,一步步把关羽造神成武圣人。

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图:关帝庙入口

清朝皇帝从顺治开始,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等纷纷追封谥号,等光绪皇帝追谥完成后,关羽的完整谥号就变成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图:关帝庙入口的右侧母石狮

从关羽的追谥过程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刘禅到宋的“由侯而王”,再由宋到元的“由王而圣”,再由元到明的“由圣而帝”,最后实现从明到清的“由圣而天(三教通神)”。

三教通神的意思是关羽在儒、释、道三家均受尊崇。

在儒家,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国家大力宣扬孔圣人。又国家治理需要文武兼备,因此朝廷为了补全一文一武,逐渐开始热捧关圣人。

在释家,唐代以后关公像开始在佛寺殿堂内出现。宋代以后,释家把关公作为中国佛教的护法神之一。灵隐寺、山西五台山等佛教名寺名山,都能看到被供奉关老爷塑像。

在道家,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唐代以前影响力有限。而国外引入的佛教进入中国后逐渐兴盛,从此道家、佛教相互借鉴学习。在对待关公上道家也毫不吝啬,把佛家关公的护法神,晋升封神,尊称“降神助威武圣人”、“崇宁真君”、“关圣帝君”等。

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图:泰山关帝庙龙凤槐

所以在中国精神文化领域的儒、释、道三家,关羽均受推崇,关羽塑像遍布全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回到泰山,泰山上孔子庙有一座,临近极顶。关帝庙有两座,分别在南天门紧邻北侧和红门脚下,其中名气更大的红门关帝庙被称为泰山开山第一庙,为明代在泰安经商的山西商人所建。关帝庙山门前石狮列峙,特别是右侧石狮,造型别致。建筑群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关帝庙,西为山西会馆。庙内古树林立,有唐朝传唐高宗、武则天植的龙凤槐,汉武帝时期的汉柏第一,还有历史三百年的凌霄古树等。

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图:泰山关帝庙汉柏第一

岳飞和关羽先前并称武圣,为何只有关羽同时被儒释道奉若神明?

图:泰山关帝庙的树龄三百的凌霄


因为关帝庙临近红门登山口,所以大多游客急于登山,过关帝庙而不入,其实这里名木荟萃,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关帝庙   光绪   大成   奉若神明   孔子   谥号   泰山   佛教   凌霄   顺治   元朝   山西   道家   清朝   圣人   先前   皇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