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2003年春天,北京“非典”横行之际,在昌平区小汤山镇兴建占地2.5万平方米的“非典”定点医院,仅用7天时间就投入使用,陆续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成为抗击“非典”的“主战场”,也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小汤山模式”。与此同时,“小汤山医院”这5个字,也迅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人们所关注。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今天我们所说的小汤山疗养院,虽然外面挂着“小汤山医院”的牌子,但不是那个曾经收治非典病人的“小汤山医院” ,而是具有温泉疗养院性质的小汤山医院。

小汤山医院的前身是清代的汤泉行宫。 远在辽代,契丹人便在小汤山温泉设“汤池院”,传说萧太后于泉池中沐浴。元代将此温泉称为“圣汤”。明中期辟为皇家禁苑,明武宗朱厚照在这里留下了“泡海隆冬也异常,小池何自暖如汤。融融一脉流股筋,不为人间洗冷肠。”的诗句。清廷入关后,将小汤山划为皇家禁区,汤泉行宫自康熙年间建立以后,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行宫周边渐渐地有商民聚居此地,商贾云集,形成了小汤山村。小汤山村域呈矩形南北走向,有三条主街,村址海拔36.7米,村东北部是砂姜底中壤质水稻土壤。小汤山所出的温泉水温大部分在40℃-60℃,最高可达76℃。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它外观淡黄清澈,有很好的皮肤病治疗效果。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小汤山温泉在康熙五年(1666),“始加疏引,甃二池,并恭建行宫”。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陪同孝庄太皇太后前往汤山温泉疗疾。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廷在此建了汤泉行宫,在行宫大门内的泉眼处用汉白玉石砌建两个浴池,水池底部为温泉口,东西两池相距3米,两池一热一温,西池水温约50摄氏度,东池水温约26摄氏度,又修建引水渠,引温泉水至行宫内殿室。行宫建成以后,康熙帝多次到这里疗疾“坐汤”,每逢听政感到疲劳时就会到行宫,泡浴温泉水,祛除疲劳。康熙帝在位的六十一年期间,修建了四座温泉行宫,分别是张家口赤城汤泉行宫、昌平小汤山汤泉行宫、遵化汤泉行宫、承德六沟汤泉行宫。小汤山的这座行宫是距北京城最近的一所温泉行宫,康熙帝在晚年时,身体状况愈差,在临终的前一年,还到小汤山行宫疗疾。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乾隆六年(1741),乾隆皇帝在康熙年间所建的行宮北侧,对行宫进行了扩建,向北拓地建起一座清幽的园林。《燕都名山游记》载:“乾隆新建行宫时,修浴室,并把龙王庙迁至大汤山东麓。前宫以北又拓地为后宫,帝后常来此沐浴。”行宫扩大后称原行宫为“前宫”,称增建部分为“后宫”,前宫是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后宫是新建区,山清水秀,堂轩亭阁点缀其间,错落有致,是皇帝休息宴饮的地方。在后宫内,一座小山掩映在千竿翠竹之中,因名“竹竿山”。山巅北崖上镌刻有乾隆皇帝御题的“九华分秀”四个大字。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据现存的清工部样式房绘制的《汤泉行宫地盘画样全图》和乾隆时期内务府的陈设档案等资料记载,行宫建筑有“大小房、亭子三百九十间,游廊二百六十三间”,行宫总体布局呈倒凸字形,分南北两大区域。行宫扩建有澡雪心神、漱琼室、惠泽阁、开襟楼等园林景观。

汤泉行宫自康熙年间建立,到光绪二十六年,存在约二百年。自嘉庆帝以后,清朝几位皇帝再也没有到过小汤山行宫,行宫日久荒芜。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疯狂报复清政府地方衙署和官方建筑。1900年10月,八国联军中的德法俄军队,在烧毁昌平沙河巩华城四门城楼,抢掠了巩华城行宫后,又分兵又来到小汤山和蔺沟两座行宫,将行宫内的陈设器皿抢夺一空。从此以后,清廷再也无力复原行宫。清亡以后,行宫成为没有主人的财产,附近村民纷纷涌入行宫内,拆毁建筑,伐采树木,使行宫彻底遭到破坏,丧失了原貌。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民国初年,许多的民国大佬纷纷相中了小汤山温泉,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曾住在这里养病。1918年,时任大总统徐世昌等在汤泉行宫的前宫、后宫相继建起了私人别墅,并题刻了“汤山别业”汉白玉匾额。次年,民国政府,以每年八百块大洋的价格,从溥仪小朝廷手里租下行宫,经过整修,前宫辟为汤山饭店,附设汤山浴池,后宫建成汤山公园。

1924年5日12日,印度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访问北京时,在徐志摩、林徽因等友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来到小汤山温泉,下榻于汤山饭店。汤泉沐浴,山野春色,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说:“这里温暖的泉水涤净了我身上的尘垢。在晨光的熹微中,看到艳丽的朝霞,蔚蓝的天……”

1928年7日11日至12日,蒋介石召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军政要人,在汤山饭店召开裁兵会议(又称“编遣善后会议”)。由于双方意见相去甚远,会议不欢而散。

抗日战争时期,汤山饭店和汤山公园再遭劫难,成为侵华日军的后方医院。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匪相盗,行宫遗迹所存,凋零殆尽。1949年以后,这里先后建成四所疗养院,有军委123疗养院,中央卫生部疗养院,全总疗养院,华北军区107疗养院。1958年,这四所疗养院合并成为小汤山疗养院,此后,疗养院的名字几经变更,到了2002年4月24日,这家盛名远播的疗养机构已经挂出了三块牌子一一“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和“北京市康复中心”。现在为北京市老干部保健基地,成为警卫森严的封闭场所。

毛泽东、周恩来曾多次到这里看望疗养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刘少奇、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彭真等曾先后在此处疗养休憩。曾经驻足这里疗养的还有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何香凝、张治中、马寅初、郭沫若、老舍等各界著名人士。 1957年1月,郭沫若挥毫写下的《念奴娇.小汤山》:“京畿左翼,小汤山,一脉温泉无色。广厦万间新建立,引入玉池清澈。冬日疑春,朔风孕暖,溪内游龟鳖。华清何似?令人高下难说。小停怀碧桥边,荒池待理,犹自封冰雪。遥指颓楼思往事。人道胜朝末截。那拉常游,浴宫已毁,独乐亡家国。请看今日,兵民同享温热。”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遗憾的是,小汤山温泉已经断流了40多年。温泉最后的冒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但据当地村民的记忆,即使上世纪50年代时,到了秋冬季节,远望泉区就是一片薄雾缭绕,那里池面热气蒸腾,泉池中水很清,但是深不见底,只看到不断从池底升起的串串气泡,到了池面,就泛成朵朵水花。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小汤山温泉不再自涌。于是,在上世纪末,有关部门在小汤山外围地区钻井取水,深入地下约1千米,钻成了20多眼热水井。以九华山庄为代表的温泉旅馆、度假村等在小汤山纷纷出现,其中不乏打着温泉旗号,实际上是自来水加药剂的假李逵。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神秘的清代行宫~小汤山疗养院

现在能够花上数百元在小汤山疗养院里泡次温泉的人,毕竟是少数,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样的消费很奢侈。但在小汤山镇至今还有一家大众温泉可以满足普通人的需求。小汤山街口,向北大约300米。到了小汤山医院,沿着围栏边的路,再向北30米,有一家“老温泉”的浴池,据说,只有这家是真正温泉水。它的温泉和小汤山疗养院用的是一口井,长年活水,别看里面设施很简单,但价格很亲民,单间两人60元/小时,大浴池每人25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行宫   疗养院   汤泉   郭沫若   光绪   乾隆   清廷   浴池   后宫   非典   清代   北京   康熙   温泉   饭店   神秘   医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