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巴桥的花桥


斋巴桥的花桥

“ 斋巴架桥世上无,皮叶之树世间少。”这是幼时母亲教給我们的童谣,童谣里暗喻着两个地名,一曰我地的斋巴桥,一曰官路的皮叶树。

小时侯,在院子前面辽阔的田野中,流淌着一条日夜奔流,清澈见底的小河。河中有一座美丽的花桥[1]架设在河面上。让走南闯北的过往行人,累了如想歇歇脚,便可以坐在桥的懒板凳上,伴随着脚下的流水,享受着河风的吹拂,让受累的体力渐渐得到恢复。如你还想稍做休息,可以躺在懒板凳上,乘着微熹的风,听着潺潺的水流声,也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甚是舒畅惬意。

这花桥四周,有上千亩良田,每到农忙之季,或倾间大雨,或骄阳似火,想躲雨或躲避阳光休息时,大家都会聚集桥头。遮雨避署, 既可休息,又可以聊天。有时送来午饭,还可以把这里做为饭堂。

因为我大湾院子里,有一个典故,“山里咯饭好呷。”我族有一个婆婆,年轻时每天都去给种田的丈夫送饭,总喜欢和丈夫在田地边呷饭,而且呷得特别有滋味。后来年纪大了,家业也大了,眼晴可又瞎了,再也没有机会到田地边去呷饭了。可每每说起过去在田地边呷饭的情景来,就说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有味道的饭菜了,甚至,有时想起,都禁不住眼泪婆娑,那份思念之情,实难以掩饰。

有一天, 子孙们为了满足她这一思念的心愿,特地从木门楼背岀石门楼,走苗姑桥听溪水,过推水桥听河水声,转店子上过塘径上,进石门楼,木门楼在葡萄滕下的台子前放下,再招呼她吃饭,葡萄滕下凉风习习,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蟋蟋做响,瞎子婆婆虽眼瞎,但耳不聋,觉得这环境就是田地边。所以胃口大开,大颐块朵,心情特好,最后把嘴一抹说:“好多年都冒呷到这样有口味的饭菜了。”

我大湾院子里,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大湾人送饭,一日送到Ya[2]。”因为我院子里的田有远有近,煮饭有早有迟,所以不管早、中、晚什么时候,都会碰到有送饭的人在路上走。那时送饭的也比较特别,就是用一块布把饭钵钵和倒扣的菜钵钵一包,提起就走。正因为有这一特殊标识,所以,大家才会时不时地碰到送饭的人。也就获得了这一典故。斋巴桥虽然离院子也就二里来地,为了节省时间,多做农活,家人都喜欢把饭送到田里去呷。然而在斋巴桥上呷饭就成了不二之选。饭后在桥上与天南地北的过客,尽情闲聊,既长人世阅历,又得舒适休息。

谁知时间到了五十年代,离斋巴桥百十来米的一个小村庄。有一刁钻农户接连生了几个女子,没生小子。有一日,暗地里找一瞎子八字先生一算,说有斋巴桥的屋檐,直接箭着他家神龛,要修照壁化解,方能生崽。谁知他不用善缘化解,反而有目的的担十几担毛柴放在桥下凉晒,乘月黑风高之夜,放一把火,将斋巴桥花桥付之一炬。

一座南通北往的古桥,在一个贪婪生崽的私欲下,倾刻间便灰飞烟灭,化为乌有。整座桥只剩下一根硕大的杂木梁没有烧完,后来还作为独木桥在桥礅上渡人几十年,过往行人过桥时极其恐惧,无不提心掉胆,特别是寒冬腊月,独木桥上结霜冻冰,更是寸步难行,胆小者如不下河涉水,就只能爬着过了,还时不时看到有人掉到河里。直到八十年代早期修筑现在的石拱桥,才解决了秋冬过桥的安全问题。

疑似放火烧桥之人,直到死都没有养崽。而且人到晚年,还不得善终。可能是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也许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是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定要报吧!

2021.5.14.于武陵源释迦乐

注释

[1]花桥:方言。指有飞檐翘角,长廊装饰的桥为花桥。

[2]Ya:谐音,方言,指天快黑或黑了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花桥   下河   释迦   特好   过桥   石门   都会   童谣   瞎子   木门   田地   典故   板凳   方言   院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