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无奈


文/林艾


小镇的无奈

察右前旗土贵乌拉镇距集宁新区大约二十公里,这个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旗政府所在地,在原“官村”西约两公里的火车站附近,当时的人民委员会便是察右前旗最高的首脑机关。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只有副食品、百货、土产三家门市部和一个以畜力车为主的运输社。小镇的商业街在官村,长达一华里的街道两侧都是买卖商铺,每年一度的文化物资交流会就在这里举行,官村西口的彩门给我留下的深刻的记忆,木椽搭建的牌楼绑着五颜六色的彩绸彩布,像过节日一样的喜庆。

小镇的无奈

土镇东约四公里的天皮山在日本人占领期间,进行过掠夺性的开采。解放初期的云母矿隶属乌兰察布盟管辖,是盟级别单位,仅剥云母片的女工就有上千名,当时云母矿的女子篮球队在全盟比赛中名列前茅,所属企业又是全盟的利税大户,那个年代云母矿真是察右前旗人民的骄傲。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察右前旗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先后建立了化肥厂、糖厂、啤酒瓶厂等中小国营企业,再加上镇内的四所小学和三所中学,常年居住人口达五万多。在土镇西约三公里的呼和乌素大庙村附近,还驻扎着北京部队的某炮团。整座小镇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一点儿都不比集宁桥东的一马路逊色。街道上澡堂就有好几家,部队的官兵们前来理发、洗澡,购买生活用品,直接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每逢“五一”、“十一”期间举办的驻镇职工篮球赛,有政府、建委、商业、教育、糖、化、啤酒瓶和部队的十几只篮球队参加,圆形露天篮球场球赛正酣,老远就能听见裁判的哨声和解说员的话音。比赛现场的观众们有为丈夫加油的,还有为爹妈助威的,热闹氛围久久在小镇上空回荡。

改革开放初期,南京、杭浙等外埠的歌舞团、太原、榆次、大同等地的晋剧团经常前来小镇演出。每到夜晚,政府礼堂灯火辉煌,人们根据不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剧目,从而增长了见识和陶冶了情操,小镇的居民们度过了最为快乐的时光。

小镇的无奈

曾几何时,乌兰察布市加快了新区建设的步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平整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一处处街心公园绿地花团锦簇。集宁新区的发展变化,吸引周边城镇的许多人在这里购置房产,安家落户。达尔登大道的全线贯通,车辆通行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集宁与前旗几乎成为了一个城市。察右前旗众多的市民在集宁新区购置房产,小伙子娶媳妇,都要集宁新区的房子。有句俗话叫“宁要新区的一间车库,也不要土镇的一座楼房”,可见集宁新区的房地产有多热。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土镇人口急剧减少,目前还不到鼎盛时期的一半以上。每到周六日,家住集宁的不用上班,土镇的私家车又涌向了集宁,前旗通往集宁公交车票价只须三块钱。人们到中心城区游玩、购物,就是一双袜子也顺便捎带回来,土镇的商业萧条,部分店铺关门歇业。

小镇的无奈

集宁新区与察右前旗以110高速公路为界,乌兰察布高铁车站就在察右前旗境内,已经开通的呼——京高铁带动了周边的房地产,普通市民不但把资金投入到这里,就连“蒙牛”、“牛妈妈”、“富广”、等绿色食品,生物医药、轻纺工业、电子材料、新材料等三十一家企业也在这里安家落户。察哈尔工业园区已经与集宁新区连在了一块儿,成为了当地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人们一方面抱怨察右前旗把资金用到了开发区的建设上,另一方面又大举“搬迁”到新区居住,真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依我看集宁新区就是为察右前旗人民而建,这里的每一个小区都有前旗的居民。人们享受着购物、影院、博物馆、图书馆等的文化娱乐设施,还有美食节、中蒙博览会、民族服装服饰大赛、美食节、土豆节等众多文化活动,四子王旗、化德县等边远地区的人们能来参加吗?任何事情利弊都是相对的,切不可占了便宜还骂娘。

小镇的无奈

北京四五环的位置还隶属中心城区,土镇离乌兰察布高铁站还不到二十公里,但土镇的房价只有察哈尔园区附近的一半,集宁新区的三分之一,真是“白菜”般的价钱。土镇附近有驰名中外的黄旗海湿地和庙子沟古人类遗址,大力打造这些具有历史底蕴的原生态基地,有了梧桐树,何愁不来金凤凰。北京至乌兰察布的高铁只有七十分钟的距离,每到夏季集宁新区各大中小酒店“爆棚”,许多市民都把闲置的房屋用来开店,大赚了一把。察右前旗的房地产前景非常看好。

从房地产又引伸出土镇“棚户区”的改造工作。当地政府从来没有忘记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小城镇,协调部分开发商在原云母矿北院、糖厂家属院、卫生材料厂家属院等地新建了不少的楼房住宅。但“好心不如驴肝肺”,拆迁工作难度不小。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原云母矿南院,最初的房屋教室是为内蒙古建筑学校所建,后因种种原因没有使用。在战备时期还做过军营,后来逐渐成为了职工宿舍和住宅。

小镇的无奈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部分单位利用周边的空地盖起了土木、砖木结构等四五百间房屋。目前房舍破旧不堪,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土房,置换楼房补贴至五十平方米。房主就是迟迟不肯签字,说是某某城市每平方米比我们这里多好几倍,意思是吃了大亏。

从古到今还没听说过摇摇欲坠,快要倒塌的房子给换置大平方米的,种地除了不要农业税还倒贴钱的,精准扶贫更是村村通油路,户户补贴修房子,好事情都让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我们富裕国家强大了,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惠及百姓,就不要占着便宜卖乖了,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再说的严重点儿,就别不失抬举了,几年以后房子倒塌了,一分钱都得不到,到时候哭爹喊娘都没用了。

还有老人们说住楼房百年以后连个停放的地方都没有,依我看活好当下最为实惠。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住楼房不用掏灰打炭,洗脸洗菜不用倒脏水,下卫生间不冻屁股,楼房就像旅店一样的舒服。活好当下的每一天才是硬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察哈尔   集宁   乌兰察布   上个世纪   小镇   前旗   安家落户   糖厂   云母   楼房   北京   新区   无奈   房子   政府   房地产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