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作长篇小说《集宁旧事》的一些话题


关于创作长篇小说《集宁旧事》的一些话题

长篇小说《集宁旧事》还是十年前的一部作品,手机加入微信以后,尝试在微信圈发过几章,惨淡的点击率使我打消了继续发送的欲望。今年春天以来,我开始在《今日头条》上发文,《我的父亲家族》、《我的母亲家族》、《今非昔比话山东》、《西行漫记——阿拉善的行程》、《一个参加过集宁战役老兵的自述》等文章的点击率达两三万次。我便又把《集宁旧事》部分的节选发在了《今日头条》上,三四千的点击率增加了继续发文的信心,就这样上下部五十余万字的作品直至今日全部发送完毕。

非常感谢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陪伴我走过了这个繁忙的春夏。正是由于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才使我有了继续创作的欲望。部分读者留言打问故事人物以及创作情况,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在文章的留言处一一回复大家,下面就把创作《集宁旧事》的过程以及其他情况与大家一块分享。

故事原型和故事情节

我爷爷那一代人从山西出口外,我二爷爷在日寇占领天镇县城男扮女装混出城门,我父亲北平和平起义回乡参加工作,我奶奶家住集宁桥西南财政街大院,我姥姥在集宁南郊榆树湾附近的祁家村,我母亲和我二姑经常提起上一辈人的事情,像土地改革麻彪活埋工作组确有其事。这些都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果能够写成一部长篇小说 ,一定很有意思。2008年我完成了长篇小说《苦乐年华》以后,又开始了长篇小说《集宁旧事》的构思。

一部长篇小说十几个主要人物,要把男女老少每一个人物写好,对于一个文学爱好者来说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我首先设计了刘秦泰、赵青梅、刘强、刘睿、刘芬、杜润娥、张奕花、邢杏、乌力计、冯兄、奕花妈、刘宴雄等十几个“主角”,并以人物引出故事和情节。刘秦泰作为刘家出口外的带头人,赵青梅孤儿寡母投奔小叔子,刘强与张奕花夫妻生活不协调,杜润娥乘机而入第三者插足,刘睿被抓壮丁、刘芬逃出狼窝落入虎口,又被冯兄搭救等等故事随之而出。

我把二爷爷山西天镇男扮女装混出城门的故事放在集宁描写,又把麻彪活埋工作组的案件移植在了刘芬身上,这样两个革命者的形象就更加丰满。我还把刘强和刘睿弟兄两人做对比,刘强与杜润娥的婚外恋不计后果,导致了妻子张奕花的身亡。刘睿虽然在旧军队供职,但洁身自好,过头的事情一点儿都不做,迥异不同的两个人物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杜润娥水性杨花与张奕花忍辱负重也大不相同,刘芬和冯兄朦胧的爱情也让人倍感同情。除了肖像描写,说话办事心理描写都按其个性的发展进行,以求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冲突矛盾与故事结构

一部长篇小说如果没有矛盾冲突,难以吸引读者。我设计了邢杏与妯娌赵青梅吃喝拉撒的矛盾,刘秦泰与旧政府敲诈勒索的矛盾,赵青梅与儿子刘睿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这样就把家仇国恨交织在一块儿,整部小说故事情节除了不拖沓,还有读过一章再读的欲望。

我还把特定的事件放在特定的环境中描写,像刘芬偶遇冯兄的搭救,在集宁火车站前抢救军用物资偶然相逢。这样就有既在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的效果。

在《集宁旧事》下部作品中,我设计了红卫兵司令与二爷爷刘秦泰当权派的矛盾,与叔叔刘睿旧军人的矛盾,整人与挨整之间的矛盾,主要还是为了争权夺利。于雪梅与刘宴雄既有利益矛盾,又有算计别人的心计。刘宴雄费尽心机造反夺权,于雪梅为了返城不择手段。把这些矛盾放在幽默的故事情节中,除了为文章增添色彩,还把人性的复杂性挖掘到了一定的深度。

如今人们大部分人都在网上阅读,如果人物没个性,故事不引人入胜,叙事拖沓,读者马上就会刷屏。手机娱乐内容丰富,没人听你啰嗦。所以,尽管部分读者提出小说写得不够细腻,这样多的人物故事起码应该写出上百万文字。但我觉得还是节奏快一些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慢慢腾腾恐怕费力不讨好。

创作《集宁旧事》我还没有退休,大部分时间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写作,从下午写到黄昏,一般可以完成三五千字。我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小说的人物故事中去,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以后又有什么后果。我就像一条虫子钻进他们的灵魂里抽丝剥茧,力图从外貌到内心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每当黄昏时分打开灯光,觉得时间没有白白浪费,心情特别舒畅。当我在键盘上敲完最后一个词汇,觉得还有些犹酣未尽的感觉,便在文章的结尾处写下了(上部)两个字,准备继续创作下部作品。

人物刻画是否成功

《集宁旧事》下部内容主要围绕剿匪英雄刘宴雄展开,在上部刘秦泰、刘睿、刘强等基础上又增加了贺赢馨、于雪梅、刘平安、刘喜安、韩媛媛、赵存厚、孙国庆、武芬芬、小薇等人物。故事既有“文革”时期的内容,又有上山下乡知青和兵团生活的故事。因为和平年月故事比较平淡,为了读起来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把知青生活放在了阿拉善。我刚满二十岁便在阿拉善开大车拉煤,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倾注着满腔热情。如果故事人物自己都不感动,岂能感动别人。兵团生活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的表哥陈福堂,我的同学关金利都是当年的兵团战士,对我讲过许许多多兵团的故事,我觉得兵团生活那几章写的还可以。

在《集宁旧事》下部作品中,我重点加强了于雪梅的阴险老辣,我们身旁经常发生你争我斗的事情,把人物刻画的复杂一些,让人体会更加深刻。如果说《集宁旧事》上部以家仇国恨的矛盾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下部老谋深算更让人触目惊心。于雪梅在算计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深受其害,最后也没逃出李主任的手心。

把每一个人物写的有血有肉非常不易,我深刻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思想的深度性。我不刻意把人分为坏人和好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理想抱负,希望成为国家和家庭的栋梁之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如愿,更有甚者落伍为人渣。人的变化应该循序渐进,这样的作品读起来才真实可靠和有味道。

爱情描写和没通过章节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剧都不能不缺乏爱情,如果缺少了这样的情节和故事,作品素然无味或者苍白无力。就像饭菜的佐料一样,不时把男女情感添加一些,才能成为一桌珍馐大餐。把性爱描写的恰到好处非常不易,尤其网络机器审验,字眼稍微扎眼就不予通过。自己费了好大的力气,最后便成了废料,特别沮丧。我在《今日头条》栏目上的章节比纸张书籍“高雅”多了,原装作品更加红火热闹,只是文笔不太流畅。陈忠实的《白鹿原》性爱描写特别直观,但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整部作品的大气磅礴,获得“矛盾文学奖”众望所归。

《集宁旧事》上下部小说涉及政治、历史、地理、军事、民俗等方方面面的事情,由于自己才学疏浅,不可避免出错。有读者跟帖指出,日寇侵华时期有直升飞机吗?这就闹出了笑话。文学创作总是件遗憾的事情,如果能够再版,严把质量关才能对得起读者。

《集宁旧事》上部第三十五章和三十六章分别是解放初期镇压反革命事件和打击“一贯道”的故事,我觉得把女领导赵青梅放在这种环境中离世,增加了革命的复杂性和视死如归的壮举,但机器审验提示“涉及虚构恶性事件吸引读者的眼球”没有通过,我感到特别遗憾。我觉得把那些即将消失的记忆重新提起,说明了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这就有了部分读者提出的章节不连贯等问题,人家审验不过关,这不是我能办到的事情。好在《集宁旧事》下部作品发送一直比较正常,没有让读者失望。由于大部分读者关注这部小说,我的其他文章便没有几个人看。长篇小说一旦连载完毕,我又该失业了,想到此并不开心。文字就是在逐字逐词的运用和修改中不断进步的,写作一旦终止,退休生活就苍白无力。

集宁旧事的书名

再谈谈为啥用《集宁旧事》这个书名,小说的名字开始叫《山城战火》,我把底稿给身边的文友们看过以后,他们认为不错,就是书名有些通俗。山城太多了,谁知道你写的那座山城?当时乌兰察布市正在打造红色旅游景点——集宁战役纪念馆。我写的都是集宁的故事,并且还是民国时期,日寇侵华、集宁战役等旧事情。尽管虚构的成分比较多,但哪部名著不是虚构组成?思来想去干脆这部小说就叫《集宁旧事》吧。

近些年来,乌兰察布的变化非常大,不但外地人不敢相认,就连我这个本地人都快不认识。《集宁旧事》这部小说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看到,也算为家乡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让更多的人熟知乌兰察布的过去和今天,也是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还把《集宁旧事》改编了八幕歌剧,剧中主要以刘芬参加革命并为之献身为主线,力求有意向的文艺团体搬上舞台,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此歌剧也在《今日头条》上发表,可能自己才学疏浅,还没有达到创作歌剧的水平,至今反映平平。不管怎么说只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今生就无怨无悔。

写作嗜好与文学人生

我出生于1955年,“文革”开始读小学四年级,从社会到学校没人注重学习。不上课却年年升级,一进中学校门就是初中二年级,十六岁就去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去了。十八岁回城当工人,从事了二十多年大货车、小客车职业。好在自己喜欢阅读,尤其是在开小车的年代,领导开会办事,我在车里一边等候一边读书。遇有不认识的字,请教字典老师,就这样积累词汇,思考生活和人生,开始了的文学创作。至今我都没有参加过任何文学学习班或者专家的指点,全凭多年的积累和不停地练笔。一个只有小学四年文化程度的文学爱好者,能够完成几部大份量作品实属不易。

非常幸运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以前给文学期刊投稿犹如石沉大海,如今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发表作品,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当文字变成厚重的纸张书籍捧在手里,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成就感。我们除了养家糊口,还能做件高雅的事情,说明了自身价值的所在。一部小说仅有故事和人物还不行,文笔的流畅性特别重要。我在发送文章之前,一个字一个词汇的修改整理,还是避免不了错别字。文学创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儿含糊。好了,今天与读者的交流到此为止,再次对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关于创作长篇小说《集宁旧事》的一些话题

作者姓名:李林艾,笔名:林艾,出生于1955年2月23日(农历)从事过知青、汽车司机、警察等职业。出版过《苦乐年华》、《集宁旧事》上下部长篇小说。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集宁   阿拉善   旧事   长篇小说   乌兰察布   日寇   兵团   矛盾   事情   读者   话题   人物   故事   作品   旅游   文章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