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变迁-北京

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开篇自然要从伟大祖国的首都开始——北京。几千年来,北京从化外之地,到国家边疆,再到如今的首善之区,北京的城市变迁自然能体现中华民族奋斗的筚路蓝缕。

城市的变迁-北京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北京市区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代表地区就是房山区的周口店。不过这里的人类活动,指的并不是著名的北京猿人,而是山顶洞人。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是已经灭绝的人类,属于现代人的表亲。山顶洞人是早期智人,是现代人的远祖。

城市的变迁-北京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北京市区域内,也有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不过没有典型的文化分类。北京西部的张家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均有发现;北京北部的承德则属于细石器文化地区。有一种说法,仰韶算是神农氏,龙山基本对应轩辕氏,细石器文化则起源于北亚。按照这个说法,北京在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年代,就已经是中原文化和北亚文化交际的地区了。

城市的变迁-北京

夏时期,北京区域是有易氏活动的区域,有易氏的核心区域在易水,今保定市易县区域。有易氏,也叫陶唐氏,夏时期也称易国。

城市的变迁-北京

商时期,北京附近依然是有易氏所属区域,此时已改称唐国。夏商时期,北京不属于中原政权的主要影响范围,不过对于商的统治者而言,有易氏属于兄弟部落,而非异族。有易氏因帮助商汤灭夏而逐步兴盛起来。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经在有易部落中活动,因为他行淫享乐被杀。其子上甲微杀死了有易之君绵臣。有易北逃回古易水区域,后改名鲜虞。

城市的变迁-北京

西周

西周,这一时期北京已经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范围了,燕国国都在今天房山区琉璃河,今天的大房山就是古燕山,燕山石化也因此而得名。蓟国国都在现在的市区范围,市区如今还有蓟门里等带蓟的地名。原先在北京区域活动的有易氏,也就是鲜虞部落,则逐渐衰败,活动区域在今天石家庄一带,公元前506年左右,有易氏的国家更名为中山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就不再陌生了。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有易氏从此开始不断逃亡和迁徙。今天,有易氏的后代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安徽一带,“易”姓便是有易氏的直系后裔。

城市的变迁-北京

春秋

春秋时期,北京地区北燕已经是区域霸主的级别。北燕灭蓟国,同时迁都至蓟国旧地,为燕上都。灭易国,在易国国都临易建燕下都。

城市的变迁-北京

战国

战国时期,北京地区是七雄燕国的国都蓟的所在地,作为上都蓟和下都易的连接点,涿兴盛起来。需要注意的是,蓟这个地名到目前为止依然在北京市市区范围,并非后来的天津蓟县。

城市的变迁-北京

秦,大一统时代来临,从此中国的历代中央政权,均以秦地为基础,秦地不全,就不能称之为大一统朝代。秦行郡县制,北京地区此时分属三个郡,城区及南部房山大兴区域属广阳郡,郡治在蓟县;昌平延庆等区域属上谷郡,郡治在沮阳县,如今的怀来;通州怀柔密云区域属渔阳郡,郡治在渔阳县,如今的密云附近。此时北平这个地名第一次出现在了历史上,右北平郡,郡治在无终县,如今的蓟县。

城市的变迁-北京

西汉

西汉,郡国并行,北京区域属幽州刺史部,上谷郡,渔阳郡基本沿袭秦朝,广阳郡则拆分为广阳国和涿郡。市区及大兴区域先属燕国属广阳国,蓟本燕国,刺史治。自七国时,燕都于此。项羽立 臧荼为 燕王,都蓟。 高帝因之燕国。 元凤元年,燕剌 王旦自杀,国除,为 广阳郡。 本始元年为 广阳国。广阳国第一代王为汉武帝刘彻子燕王刘旦的长子刘建。丰台区的大葆台汉墓,即为广阳国王刘建之墓。房山门头沟区域属涿郡,郡治涿州。


城市的变迁-北京

东汉

东汉,同样属于幽州刺史部,行政区划基本沿袭西汉,不同的是,广阳国除,设广阳郡。

城市的变迁-北京

三国魏

三国时期,北京地区属魏,行政区划基本沿袭东汉,广阳郡先改称燕郡,后曹宇封燕王复设燕国,涿郡改为范阳郡。上谷郡郡治由沮阳移至居庸,今延庆。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在渔阳郡内今顺义,还有一个公国,安乐公国,第一任国公就是刘禅。(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房山区   蓟县   房山   易水   北京   延庆   北平   密云   燕山   北京地区   燕王   刺史   西汉   时期   区域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