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也多愁~童年记事(5)

老家有土话:三岁看八岁,八岁定终生。此话似乎有点夸张,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至多智商能看出一些高低,谈情商及人品好象还早了点。为什么強调三岁到八岁这个时段格外与众不同,玄机何在?细析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段时间正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象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图画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基本属学龄前教育阶段,父母是他人生第一位启蒙老师,常听人说父母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是稚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所以每位做父母的务必提高自身素养,谨言慎行,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明辩是非, 养成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八岁看终生按现代理念似乎也太早了,一般共识都认为要到十八岁成年礼才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但古人从祖祖辈辈传承的实践中认为八岁的孩子已经懂事颇多,也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已形成一定的独立见解,性格脾气基本定型,所以从八岁孩子的身上能够预料他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还是不得不佩服劳动人民在长年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的这二句话是何等睿智和具有前瞻性。

自我稍稍懂事起,看到母亲到了晚上总有忙不完的针线活,总是在没完没了地修补衣袜,每天不到半夜不会躺到床上。那时的乡下农村还未通电,(到59年我已是十岁的小学生,家里才通电装上电灯)到了晚上一团漆黑,冬天夜长,那时乡下也不懂什么娱乐活动,农家孩子一般晚饭后草草洗刷就上床睡觉,我常常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借着昏暗的油灯,披着棉袄背靠床架一针针、一线线地修补着一堆堆似乎永不减少的破衣烂袜。我会催促母亲快点睡觉别太累了,而母亲总说快好了,让我别管好好睡觉。等我第二觉醒来,见到母亲还在聚精会神一针一线地缝补衣服,知道此时已是夜深人静,我会难过不忍,母亲太辛苦了!再次催促无果的情况下我会黙黙地陪着母亲熬夜,为了不让母亲知道我也不睡,常会背过身子在黑暗中看着母亲在昏暗油灯下缝补衣服的身影在帐子顶晃动,直至母亲完工息灯躺下,我才能安然入睡。而第二天不到五更母亲又悄悄起床,忙一家人的早餐去了,她永远是我们全家人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或许受此影响,我这一辈子睡眠也极差,总是睡不安宁,梦境中无数次回到母亲缝补衣服而我又劝不动她一筹莫展、忧愁而苦恼的场景,为此而困扰了我的终生。

从小见我父亲也是起五更。天不亮就出门种地,天不黑家里是难见他影子的。印象中只要是有月亮的晚上父亲更是不肯歇手,常会半夜三更才到家,因为解放后土改中好不容易分了几亩田地,人口多,干活的少,大哥高小毕业在家帮忙种了几年地后,进城做工去了,二哥正在陆行中学念书,三哥也在念小学了,他们放学抽空都会去地里帮忙,四哥那时尚且年幼,只能在家帮忙带带弟弟,做点家务。自我以下几个弟弟还只会张嘴吃饭,不添乱就不错了。母亲家里地里两头忙,种地只能顶半个劳力,所以父亲以一抵两,甚至三亇四个劳力使用。每天恨不得不休不眠24小时忙在地头。

每年黄梅雨季一过。上海地区就进入酷暑干旱时期,也是农户最煎熬最辛苦的曰子。白天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庄稼会因高温缺水而发蔫。既要抗旱灌溉,又要除草除虫,而且那时水田(种水稻)灌水一靠人工脚踏水车一木斗一木斗的送进地里,也有租牛车水的。而旱地全靠人一担一担挑水浇地的,夏天杂草长得快,拼命和庄稼争抢水、肥、阳光,必须及时除去。虫子夏天也特别多,除虫任务也是十分艰巨。总之天越热越干旱农民越是辛苦!那时居住条件普遍很差,象我家的房子又矮又破,房间也没窗户闷热难耐,所以太阳下山后就把门板卸下,二个长櫈一搁兼具饭桌和纳凉休闲功能。这时家家户户基本如此。场地上搁的门板相距不远,大家隨意坐躺闲聊休息,一定会是到下半夜人睏得实在不行了露水也打湿身子才不得不进屋睡觉。而父亲除了月亏只有满天星斗相伴光线太暗干不了农活时才能和一家人共度黄昏这段时光,而月盈期皓月当空时父亲一定会在田地忙活。我那时人虽小,也跟着父母常去地里帮点小忙,清楚种地的辛苦,毎次很晚甚至夜深还不见父亲回来我会坐立不安,很担心。特别我家有块地在马家浜(黄浦江支流,是当地一条大河)东面数百米的地方,一是远,二是当时连接东、西两岸的一座名叫“渔家桥”的石桥被运输船数度冲撞,成了隨时会倒坍的危桥,中间有一段原来三块长条石并排排列的桥面只剩一块还未掉下水,白天空身走过都是战战兢兢的,何况是夜晚。所以每当知道父亲在那儿干活未回家,我真的害怕极了,总管不住双脚,悄悄地溜到村头小桥边去张望,一次又一次望眼欲穿还是不见父亲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时间很晚了,家人一天劳累有的已在门板上打盹了,我忍不住又跑出去迎父亲了,不知不觉来到了马家浜边,隔岸瞭望还是见不到父亲的影子,着急上火直接上了桥,那时正好是河水涨潮时间,桥上水势汹湧十分可怕,我强作镇静从中间最危险的很狹的条石上爬过去,来到还未停止劳动的父亲眼前,当时父亲突然见到我时的表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都说雄狮发怒惊天动地,平时温文尔雅极少在小孩面前发火的父亲一下子朝我怒吼起来:你怎么来了,谁让你来的?你找死呀!极度愤怒的父亲一时克制不住情绪,操起扁担在我屁股上打了二下,然后象老鹰抓小鸡般拎起我放在挑水桶里回家了。当时我被父亲的震怒所惊呆,但是对于小小年龄的我而言,我是多么担心我的父亲呀!

挨骂挨打只要能让父亲回家,什么委曲都能承受,肉体的伤痛也是小事。回到家自然是一场不小的风波,因为我是瞒着大家偷偷溜出去的,而且竟然会在大晚上过马家浜危桥,实在把所有人惊呆了?母亲照例召集家庭人员开会;让我把经过交代清楚,此时的我把我为什么要去的原因说了出来,现场一片静寂,无人说话。终于难见动情的父亲开口了:你是好孩子,知道心痛父母,但是你还这么小,大晚上走那么远的路被蛇咬了怎么办?还要过这样连大人都害怕的危桥,摔下去还有活路吗?下次千万不要这样子了!临了摸摸我头,问我打痛了吗!看得出尽管从他嘴里很难说出“抱歉”两字,但后悔的表情全都写在他的脸上。至于母亲和兄长们的教诲似乎不再重要,隨时间流逝我也淡忘了。但自此我失去了大晚上独立行动的自由,我的担心和想去接父回家的愿望都由哥们代劳了。

从我小小年纪亲身经历的二件小事是否可理解为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象我从小就多愁,因为我从懂事起就明白父母为了维系一家人的基本生存付出了全部心血,他们太难了,太不易了!真的年纪虽小懂得热爱父母,也很心疼感恩,也想帮忙分担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干不了什么而难过。天天盼着快些长大,上学读书长本事,赚钱养家让生活好起来,让父母省奌心、省点力过上好日子。 这就是那个年代,那个懵懂少儿的唯一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门板   油灯   干旱   终生   懂事   童年   家人   辛苦   家里   父亲   时期   母亲   父母   晚上   孩子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