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换个思路谈养老

当今国人都在谈论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现有60岁以上老人超2.7亿。其实若论已拿了退休金赋闲在家的中老年人也是人数众多,超乎想象。于是乎这些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小老人们”和若干年龄虽大但身体硬朗的先生、女士们活跃在麻将桌前,广场舞上尽情挥洒,不亦乐乎!而另一些真正步入老迈,身心健康堪忧,甚至孤寡失能老人急需救助,虽然大多数老人也已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照顾关怀,但毕竟人口数字庞大,百密一疏,不该发生的悲剧还是时有所闻。

其实这些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引起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但是毕竟大规模的老人潮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大难题,特别我们国家现状是“未富先老”,无疑会加剧社会矛盾和发展压力。如何化解矛盾,变压力为动力,完善养老事业又不拖累建设发展后腿,这正是各级政府和社会贤达集思广益,力图圆满解决的大课题。

目前国内政策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总方针。隨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护理人员缺口越来越大。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比如有些地方对居家养老的孤寡失能老人由政府买单为主派出专人照顾护理,但毕竟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

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想可否推进“互助养老”这个办法试试看呢?其实这个做法并不新鲜,国内外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在那些地方社区志愿者已成为助老事业的主力军。我想我们有那么多身强体壮,精力旺盛的“小老人们”,何不充分发挥其潜力,抽出一定量的时间从事助老公益事业,这不仅对失能老人有益,对社会有益。其实对参与者也是有益的。按照国内外约定成俗的做法,这些志愿者的服务并非没有回报,社区会认真统计立档备案,就象去银行储蓄,积少成多。当你步入老迈需要他人服务时候,社区会派人给予优质服务。这不就是常听人说的;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吗,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集中体现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领导下,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形成助老为乐,助老光荣的良好社会氛围,既有政府不断对养老事业加大投入,又有民众广泛参与,相信我们的养老事业前途似锦,中国的老人一定会过上体面幸福的晚年生活。通过助老活动也使我们的社区居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互帮互助蔚然成风。生活在这样的和谐共生社会不真是人们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幸福追求吗?

冒昧提议,不知各位朋友有何高见,不妨共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社会贤达   总方针   孤寡   老迈   中国   旺盛   志愿者   有益   庞大   这不   思路   老人   事业   政府   社会   旅游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