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毕

国庆长假,回到老家,气温都在30℃上下。才离开五天啊,气温骤降至20℃以下。这秋天太危险。一不留意,我们可能就会跌进冬天。

断断续续,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又看完一本《仓央嘉措诗传全集》。十多年来,仓央嘉措的诗歌没少看,关于他的传记或类传记没少读,只不过都是汉语版本。越看,越糊涂,迷思越多。既难走近作为诗人的阿旺诺布,更难靠近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他的一生既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

凡尘有菩提,明月映禅心。对仓央嘉措越是着迷,我越想走近他,靠近他。这绝不是一天一时的心血来潮。他足踏莲花而来,吟唱着貌似古老的情诗,走过那一年,那一月。1706年5月的那一天,如果不是走入银光灿烂的“错温波”,他又是去了哪里呢?当然,300多年来,他亦然走进了亿万人的心里,那是无疑的。

作为当时西藏社会或者说藏传佛教,他是集体中的一员。但他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集体中的个体。

今天,有位朋友说,无精神性的奴隶,在集体之中必然臣服于权力,即便是掌握权力的最高者,它即便不是某一个人的奴隶,他也是他作为集体的奴隶的奴隶,因为他臣服于一种属于所有人,属于集体的权力。我对他的观点深表赞同。

的确,佛教对人性的洞察更深刻。佛教指出了集体中的人的人性,而精神性正是对佛教我执的破斥,精神性本质的等级越高,我执就越轻。要彻底破掉我执,就是佛教讲的要断见思烦恼,成阿罗汉。不过那是佛教修行之路,与哲学和艺术之路相异。

如此这般,我觉得,我与仓央嘉措又接近了一步。即便是活佛,他首先也是人,无法逃脱作为人的固有的精神性的束缚。

说到底,每个人的人生终归都是过日子。过日子如同书法,行书、草书、楷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小人物的日子无人关注,你怎么写是你自己的事情。对大人物则不然,他的日子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集体。大人物的日子必须是楷书,一笔是一笔,一划是一划,容不得拖泥带水,或者乱写乱画。

光阴是什么?光阴,“像纸片上永无止境的一行诗/你几乎找不到它肉体的芳香//像诗所证明的一切/不再需要幸福去朗诵//像幸福本身/今天,它只有荒凉的形式。”光阴终归是用来度的。渡己也渡人。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读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相异   迷思   佛教   楷书   大人物   传记   奴隶   光阴   过日子   气温   全集   权力   人性   集体   日子   精神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