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抵触痛苦

记得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他欣然想到世界是暴怒的一件永恒的工具,渴望中的天堂只为少数人而建造,而地狱则属于几乎所有人。

到底天堂是什么,地狱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在此处,在我的语境里,我们不妨认为天堂指的是幸福,地狱则指向不幸和痛苦,不幸也是痛苦。

对于痛苦,欣然接受,并认为是自己生命中的必要且必须,这样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尤其是受儒家经典浸润过的我们。其实,不只是我们,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尔纳之前并不为国人广泛熟知。格尔纳从1987年起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八部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以殖民主义及流散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身份危机为题材。英国文学评论界对格尔纳的创作赞誉有加,认为他既有奈保尔的锐利文风,又有本·奥克里的诗性语言。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不难发现他的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出于对非洲故土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流散者们希望在英国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以及英国社会的排外,他们又很难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不停地在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之间协商,试图找到一种平衡。

是的,痛苦既包括肉体上的,也包含精神上的。并且,大多数时候,精神上的痛苦会让人彻底陷入绝望,生不如死。人们对痛苦总是难以接受,甚至直接抵触,并认为上帝在把痛苦赐给谁这件事情上,显然是不公平的,至少上帝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作家王安忆在和作家张新颖关于史铁生的一次对话中,谈到痛苦时,她说:“你要去看他生存吧,其实真的是不容易,一切,所有,都绷了筋,哪一根要松了,就哗哗都下去了。而且最困难的事情在于,我们还没有宗教。我觉得中国人没有宗教是个很大的问题。有宗教吧,你会接受,你会平静很多。在法国,我就看到,那是在一个最底层的地区,也有一个教堂,教堂的样子也挺朴素的,门口还有马粪,但当我进去以后,我就发现那些神父很尽职。是星期天,就走过来两位神父,一位坐下和一个男的对话了,安慰他。另一位看看我,我说不需要帮助,他就绕过我,走向一个黑女人。那个黑女人一直等在那儿,他问黑女人是不是有需要帮助的,黑女人说,是的。然后他们就到一边去。我很尊敬他们,就远远看着他们,这个神父坐在椅子上,这个女的就先跪在地上祷告,祷告了蛮长的时间,然后再坐起来,开始聊天了。我在想,这都是最穷的人,他给她做心灵的抚慰。我们现在就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先生出一种尊敬、信任,然后把我的苦水倒给你,让你来告诉我,不是告诉我怎么去争取福利啊争取补助,是让我来怎么接受这一切。中国人没有宗教,心中的疾苦只有自己承受。”

王安忆把人们对于痛苦的抵触,归结为我们没有宗教。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我认为她并不真正了解宗教。事实上,任何一门宗教都不单纯,派系林立。所以,看宗教,不要被教义所迷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好了,宗教,我就点到为止。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不愿意正视并接受痛苦呢?我认为还是人性使然,人性中的不诚实。毋庸讳言,在痛苦面前,我们都是不诚实的,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生命。因为,痛苦是每一个生命本身的要义。或者,换一个说法,没有痛苦的生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命。

既然如此,面对痛苦,应该有的态度便是诚实。做到这一点,当然不容易。靠什么?还得靠思想,用思想克服自己的局限性,特别是命运的痛苦,让思想成为拯救痛苦的上帝,而不是指望一个莫须有的上帝。

总之,只有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上帝,诚实地面对自己,痛苦才可能被我们欣然接纳。

我们为什么会抵触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赫斯   保尔   痛苦   非洲   英国   神父   教堂   诚实   地狱   宗教   上帝   思想   生命   天堂   女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