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然‖大冲口:向海而歌 诗意生活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大冲口:向海而歌 诗意生活

海天,阳光,长堤,波光,水杉,民居,白鹭……大冲口,名不虚传,她被誉为“中山最美海岸线”。

星期天,我们三五好友一大早便驱车来到这里。海堤上,咸的淡的海风,一股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方是疍家风情的水乡景象,渔民的艇仔泊在河涌边,有一位大嫂在织渔网;一方是气势广阔的海域,大小船只在无垠水域来来往往。

在西江入海口,我们慢步十里海堤,看阡陌相通,长堤南北绵延,环抱西江。金斗湾省级湿地公园,千亩红树林,郁郁葱葱,成千上万只白鹭,群起群落。

历史记载,大冲口渔村是坦洲镇最晚形成的村落,1944年围海造田筑成,人称华生围。那时,大冲口渔村的渔民都以渔业为主,小艇既是渔民的谋生工具,也是全部家产。他们的人生也是随着海水漂流。有的从广州南沙来,有的珠江东岸的东莞来。到了1958年,成立了渔业公社,大冲口渔村自始形成村落。

渔村面向大海,村头刻有“渔家苑”牌坊别致亮眼。村民们三三两两相聚于凉亭下,家长里短,悠闲自在。一排排三、四十年前的建筑的两层旧砖房,以及一畦畦小菜园,吹着咸淡的风,静谧安详,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这是一个颇具传统的小渔村。如今,村里的还有不少人保留着早起打渔的习惯。王叔就是其中的一个。每天凌晨,他会戴上他的黄色草帽,拎着蓝色小桶,跑到小渔港抓鱼。“今天特别好,3点半起床,现在我已经抓了好几条鱼回来了。你看,这白饭鱼(也称’银鱼’)和边鱼,多靓!”在他的招呼下,我们围拢来,端详着桶里的小鱼。就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王叔拎着鱼,摇摇摆摆地朝着围堤旁的海鲜店走去。

和王叔爱打渔不同,大冲口渔村的陈伟林更喜欢待在自己的农场里。桑葚、木瓜、香蕉、无花果,还有最新引进的台湾释迦果等,在数十亩农家庄园里,蓬勃生长,仿佛在向这块沃土,展现时光的价值。对于他来说,能看着这些水果成批成批地生长,就是一种幸福。今年7月份,他种的香印葡萄大获丰收,没多久,本地和外地慕名而来的商贾及游客,就抢售一空。他动情地说:“其实生意好不好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只要做好自己,人实在一点,大方一点,总能让大家看到我们大冲口人的热情,这样才开心了。”

站在黄金海岸线,望一望大冲口,位置得天独厚,人文、自然景观景别具一格,村落、河涌、渔民、湿地、水鸟以及多样性的南国植物,不断丰富了我们的眼睛和心灵,都在向外诉说她的别样魅力。

夕阳西下,成群的白鹭栖息在红树林,与余晖剪影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花鱼结着队的爬出洞口,赶着趟儿沐浴在金色霞光中……林木花海皆是景,依山傍水草木清。你可以站上大冲口水闸,远眺大海,也可以退居中珠联围大堤旁,用美食慰藉一天自由的思想。

在大冲口海鲜食街,不少从珠海、佛山、中山城区等地来的游客,都喜欢围上一桌,一起看着美景,品尝美食。作为这里的招牌菜,濑尿虾被做成盐水、椒盐等多种口味,深海大花虾、海鲈、狮头鱼、花蟹等海产品也由于味道鲜美,让人大快朵颐。

当心灵的时钟节奏越来越快时,我们不妨放慢脚步。总该有那么一次或者一天,远离城市的喧嚣,来一次亲近的、柔和的自然之旅。来到这里,按下暂停键,停止城市里一味的奢华追求,听江风浩荡,看海天一色,长堤如练,远山如黛,享受这些馈赠,让脚步从这里“重新”出发。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文/记者 王蔚然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释迦   西江   霞光   海堤   长堤   成批   红树林   渔村   白鹭   中山   渔民   海岸线   湿地   村落   渔业   诗意   旅游   蔚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