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雁心‖儿子又要出远门(情愫/散文)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送行

“神兽终于回笼了!”开学日,朋友圈里一片欢呼雀跃,妈妈们与孩子朝夕相处了一个暑假,妈妈们与孩子们的耐性也已到极致,孩子们的返校,又给了妈妈重新自由与快乐。回想十多年来的,给儿子的每次送行,我和他可没有这样的雀跃。

陈雁心‖儿子又要出远门(情愫/散文)

把儿子送进初中寄宿学校时,儿子才十三岁,他还是那个兴奋起来就捧着我脸亲上两口的小毛孩。送儿子去寄宿学校是我的一厢情愿,美其名曰给他更好的学校条件。于是每周的辞行成了儿子最为煎熬的事情。

儿子对新的学习环境充满着好奇,每周末回家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老师如何欣赏他周记里的小诗,还推荐他加入学校文学社;同学如何的亲切友善却又很娇气,学校发的牛奶有的同学不爱喝,儿子因此得到了不少免费的牛奶水果;儿子还乐不可支地说饭堂的鸡腿怎样的好吃,放学稍迟时,饭堂阿姨还会多给一只……儿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充满着对新学校的喜爱与期待。

可是周日上学时间一到,儿子就一脸沮丧,不言语了。我把他送到校车上车点,他仍不愿意我马上离开,他说,要等到校车开走后我才能离开。每次他上车后,总是找到靠窗的位置,默默地看着我,眼里充满着不舍与眷念,直到校车缓缓开动,他双手趴在车窗,竖着四个手指头,在提示着我“四个注意”,注意休息、注意身体。

这种送行状态持续了儿子读初一整年,儿子对父母的牵挂,对家里的思念是最为深切的。送行时依恋的目光一直印在我的记忆里。

三年后,儿子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寄宿生活早已适应。我依然在每周日,送他到公交站,坐直达公交专线。可再也不见儿子那深情的不舍和眷恋的目光。一到站点,他会提着我精心准备的一大袋食物,丢下一句“四个注意,妈妈。”头也不回地走进车厢,找他要好的朋友,开始饶有趣味地与朋友畅谈精彩的NBA球赛。我也只能灰灰溜溜地调转车头回家了。

如今,儿子也已工作一年了,离开家乡,漂泊在外,节假日才偶尔回家几天。送行依旧是常事。如今的送行成了他爸的任务。用小车送到轻轨站,我只把他送出家门,送进电梯了。送行前,我总不忘唠叨一句:“记得带齐东西了。”高大的儿子总会拍拍我肩膀:“放心了,我出门经验比你们丰富。”大手一挥闪进电梯,就是短暂的送行。那次离家,儿子说买的是早上六点多的轻轨票,也不用老爸早起送了,自己打滴。那天清晨我打开房门时,儿子已经背起他沉重的黑色背包,戴上了蓝色的太阳帽,准备出门了。“叫到滴滴了吗?”我的出现让他小吃一惊:“都说不用送的,再回房睡一会儿吧。”“嗯,路上要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哦。”疫情的反复,儿子的出行成了我最大的牵挂。“知道了,放心,保证平平安安。”儿子作了个鬼脸,大步流星地走出家门。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出远门不是孩子舍不得父母,而父母离不开孩子。”一次一次的送行,这当中有孩子的不舍,更有父母的牵挂。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新华社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小诗   鸡腿   套改   儿子   校车   饭堂   中山   家门   情愫   周日   电梯   散文   父母   妈妈   孩子   学校   朋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