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货郎大叔

文/

随着拨浪鼓在小巷中响起,走货郎(绰号养五养六)挑着他的担子出现了,这是儿时的记忆,有些遥远……

小时候在吕家埠,总有一个精瘦精瘦,晒得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他挑着一个担子出现在小巷中,担子两头的箩筐里,装了很多家庭用的小物品,比如:棒棒糖、绣花针、绣花线、小姑娘喜欢的各种花色的橡皮筋,还有各种小朋友喜欢的明信片,他的手中,永远拿着一个拨浪鼓,那个鼓在他的手中,摇出“咚……啵……”欢快的音符,这时,很多邻里乡亲,只要听到这个拨浪鼓的声音响起,必探出头来,口中朗朗道:喂……“养五养六”,你那里有什么货吗?“养五养六”听到声音,于是停了下来,他挑着担子,来到那家人的门口,于是,大人小孩把担子团团围住,挑拣着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时候,我记得是可以拿鸡毛和鸭毛去交换的。

记得以前,每到春节前每家总要杀鸡杀鸭,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箩筐放在家门口晾晒,里面装拔下来的鸡毛、鸭毛、还有鸡胃鸭胃的皮,这些东西晾晒干以后,专门有人前来收购,羽毛拿来做鸡毛掸子,而那些鸡胃鸭胃的皮,干透以后,据说可以做中药。我曾经用妈妈拔下来的半斤鸭毛,换过二块麦芽糖,甜的入心入味。

这货郎大叔的详细信息我略知一二,他大概50年代初出生的人,对江道墟杜浦村人,身高1.58左右,脸庞清瘦,关键是一双斗鸡眼非常有特色,口音绍兴口音,他的绰号叫“养五养六”,我们村里没有人知道他真实姓名,大概十多年前,我从部队探亲在家休息,偶遇这个“羊五养六”货郎来吕家埠,他手上拿着一张覆有薄膜的纸片,是来吕家埠求助的,这时候我才知道他姓章,他因为人矮家穷,很晚才娶了一个大概智商堪忧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祸不单行他40多岁得了绝症,虽然动了手术,但手术费用让他一夜回到解放前,借遍了杜浦村,不得已,他想到吕家埠熟悉他的人中来求助的,我跟父亲与“羊五养六”简单聊了一会儿,“养五养六”还挽起上身的衣服,让我们看他动手术的刀疤。

我是一个看到弱者容易双胁插刀的那一类人,最后我们给了他一些钱,估计是吕家埠给他最多的,他千恩万谢,十多年过去了,也不知道“养五养六”货郎大叔是否还在这人世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货郎   大叔   鸡毛掸子   精瘦   拨浪鼓   箩筐   鸡毛   担子   绰号   口音   小巷   家乡   手中   手术   声音   东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