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我们现在说到国学,总会下意识地提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

把四书五经等同于国学,这虽然笼统,但是能有效地说明问题。

而在这基础之上,能用非常简短的话,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要义讲出来,惟有提纲挈领的“六经总汇”——《孝经》。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最近《大秦赋》热播。

公子异人靠着华阳夫人翻身,不但改名子楚成为嗣子,最终还在秦孝文王死后继位,他的儿子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后,追封他为太上皇。

当时,华阳夫人向安国君介绍异人时,特别强调他虽然身在赵国邯郸作人质,仍然日夜祈福,将华阳当做亲母一般,为人“至诚纯孝”。

可见孝义值千金,这准则亘古不变。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秦朝统一天下,二世而亡,楚汉相争,最后刘邦鼎定天下。

秦朝开拓出大一统局面,汉朝则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虽说“独尊儒术”,讲的是儒家之道,但实际上核心还是法家,汉朝以后的给历朝历代,打了一个“外儒内法”的样板,这个模式维持了2000多年。

而其中,使社会各阶层运转自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王朝密码——孝。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以孝治天下”,就是从汉朝开始,其中心思想就是来自于《孝经》。

《孝经》在汉朝普及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记载,“期门、羽林之士”这些皇家禁卫军,都要背诵《孝经》。

到汉文帝时期,还设立了《孝经》博士,专门研究《孝经》。文帝之后是武帝,这时《孝经》已经被纳入小学范围,要求每个人都要诵读。

汉朝的小学,和我们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里的小学,意义完全不同。这个“小学”可以理解为“常识”,也就是做人的基本规范要求。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孝经》不但影响了东西两汉,进而影响到后世王朝。

古代帝王非常注重自己的谥号,因为,那是后人对他一生的评价,属于盖棺定论要写进历史的。我们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汉朝从惠帝开始,所有的皇帝谥号都有一个“孝”字。

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子,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高后吕雉。刘盈十六岁继位,成为汉朝第二位皇帝,也就是说包括他在内的二十八位皇帝,都将“孝”字放在谥号之前。

汉惠帝全称是“汉孝惠皇帝”,太宗汉文帝刘恒应该叫汉孝文帝,世宗汉武帝刘彻叫汉孝武帝才对。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汉朝以孝为先的谥号特点,影响中国2000多年,即便满清入关后第一任皇帝顺治,在他死后上了谥号“孝章皇帝”,埋的地方也是孝陵。

1908年,慈禧死的时候,满清已经一步步走向灭亡,当时给慈禧上的谥号为“孝钦”。

章太炎先生,作为清末民初标志性人物,极其重视《孝经》,并且,提出“《孝经》是国学之宗”。

宗,就是根本。章先生认为如果讲国学,不能不讲《孝经》,因为你要有所作为,《孝经》就是根本,是行为指南,更是横贯中国历代王朝的密码。

中国世代稳定运行,信奉两千年的“王朝密码”,就在这本书里

不过,《孝经》流传下来,有非常不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诗书,坑术士”。他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只保留了医学、农牧等技术实用书籍。

《诗》《书》《礼》《乐》《易》等等,都在焚烧之列,《孝经》自然在劫难逃。

幸亏当时颜芝冒死护书,把《孝经》藏了起来。等到秦亡汉兴之后,颜芝的儿子颜贞把《孝经》拿出来公开研读,使其再次传阅天下。

世间磨难文不断,人间仍有未烧书。

【全套22册】国学经典图书,文白对照,传承经典 ¥7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王朝   章太炎   嗣子   董仲舒   孝经   谥号   儒术   秦朝   汉朝   刘邦   满清   国学   世代   中国   皇帝   千年   密码   稳定   小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