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七夕本是古代历法的天文点

后来逐渐转变成岁时节俗

虽然现在一提到七夕,大家就想到

鹊桥会、定情、看着星星互诉衷肠

但古人的七夕既不秀恩爱,也不撒狗粮

那历史上的这一天里

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七夕节习俗

#1

穿针乞巧

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2

为牛庆生

七夕也是儿童的节日,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民间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刨下来,驾着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3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天龙八部中“摩睺罗伽”的音译,也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在宋代东京街头,每逢七夕,这种玩偶会卖得特火。早期的磨喝乐是用泥塑,后来也有以其他材料制作的。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4

拜织女、拜魁星

民间传说织女编织云彩,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因此凡间的女子便在七夕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女子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拜魁星。古代,科举中出类拔萃者也被称为“魁甲”,男子们拜魁星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5

晒书晒衣

古代,“七夕”节还有晒书、晒衣的习俗,据说是可以避免虫蛀。人们选择七夕晒书是因为七月七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是龙王爷“晒鳞日”,人们多在此日暴晒衣服、棉被之类,以防虫蛀,读书人也往往在这一天曝晒书籍。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在古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迫于礼教和社会压力,交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他人无从知晓。

古代定情信物

如意

古代宫廷里的不少地方都会摆放如意,以供帝后玩赏。除此之外,如意还作为一种信物,在皇帝选后妃时,皇帝执如意,授予看中的女子。如意在宫中还是一种高贵的礼品。每逢皇帝即位、帝后生日等喜庆之日,王公大臣都要向帝后敬献如意。

香囊

香囊,又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包、香缨、佩帏等,以锦制作,用丝线缠成,里面装有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细末。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戒指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因为戒指是定亲或定情信物,所以这个最小的信物在女子心中的分量却是最重的,到今天也是如此。

罗帕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一女子面对心上人,含羞敛眉,面飞红霞,双手无措,便送帕于手。几分无助,几分娇怯,几分心喜,让人怜爱之意顿生。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荷包

荷包上绣鸳鸯常用作定情之物,妻子送给丈夫佩戴,以示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意思。荷包上绣鸳鸯常用作定情之物,妻子送给丈夫佩戴,以示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意思。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梳子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私订终身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爱情又是诗歌永恒的话题,在七夕这样特殊而浪漫的日子里,关于爱情的诗歌不胜枚举。

最美七夕诗词

《上 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除非高山变平地,滔滔江水干涸断流,凛凛寒冬雷阵阵,炎炎酷暑白雪纷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我才肯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卜 算 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一个孤单的宫女用小扇子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已深了,寒意袭人,可宫女还没去休息,而是久久眺望着天上的牵牛织女星。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描写了古时人们过七夕的情景。七夕节时,家家望向碧蓝的天空,好像看到了牵牛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情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一道仙鹊架起的小桥横卧在那茫茫的银河上, 听着织女的佩环叮咚,看她款款地过桥而来。我和伊人的离别是不会停息地一年复一年,怅然间抬头望去,只见到牛郎星依旧闪烁,亘古光华不变;我的哀愁啊,就渐渐不那么明显。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鹊桥仙·七夕》

宋·苏轼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

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

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

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

风雨散、飘然何处?

上阕写七夕之事,紧贴词牌之意,为友人离别之愁思开怀。下阕则借晋人遇仙的典故表达与友人聚会的快乐和离别的感慨。全词格调上用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起来清晰明快,韵味十足。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丈夫远行后,正逢七夕佳节,李清照独自在家,引起了对丈夫的思念。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间的恩爱夫妻,此刻犹两地分离。浓重的离情别绪,铸就了这首凄婉动人的词作。

《惜秋华·七夕》

宋·吴文英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

秋惊华鬓。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人间梦隔西风,

算天上、年华一瞬。

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

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

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

银河万古秋声,

但望中、婺星清润。

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这首词是词人借七夕抒发对所爱女子无由再会的感叹。七夕时,牛郎织女相会,只一瞬。可纵然只有一次,总好过爱人的生离死别,见面无期,所以,这样说来,牛郎织女还是幸运的。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沉醉东风·七夕》

元·卢挚

银烛冷秋光画屏,

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

月转过梧桐树影。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在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七夕》

明·德容

玉露金风报素秋,

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

遗我庭前月一钩。

古时的七夕佳节,女子们都聚集欢会,乞巧求福。而德容却没有这个心情。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离 思》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

穿越回古代,解锁古人七夕节的打开方式

七夕,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所有的爱情都能被岁月温柔相待。


关于智策传媒

北京智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一线主流媒体、策划、公关为一体的文化传媒公司。我们为国内外众多品牌客户提供专业的资源整合及相关活动执行服务,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出非常丰富的与多方媒体、各方职能部门合作的经验,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搭建了扎实的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巫山   牵牛织女   织女星   魁星   古代   牵牛   如意   织女   信物   长江   牛郎织女   鹊桥   梳子   习俗   古人   解锁   女子   方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