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啥意思,是何道理?

芒种是农时农忙的一个节气,端午是传统的节日,由于芒种节气与端午节日子“相近”,它们常年“交替”时前时后,才会形成“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之说。意思是芒种节气在端午节后到来,乃丰收之年,在靠天收的农耕时代,人们才能更好的丰衣足食,才有“处处有酒肉”之说。

民间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啥意思,是何道理?

芒种节气与端午节“时前时后”的原因

端午节每年固定在农历五月初五,而芒种节气每年到来的农历(阴历)时间并不固定,这是由于农历算法的缘故。按农历来计算,一年实际上是354或者355天。这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天数要少10-11天,因此才有三年一闰(少数是两年一闰),来补全所缺少的天数。调节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个月,有两个一样的月份,称为“置闰”,“置闰”的规则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而在阴阳合历每年的变化中,芒种节气不是提前就是推后,所以芒种有时在农历四月,有时在农历五月。

民间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啥意思,是何道理?

如果这年芒种节气在阴历四月,那么就在端午之前;如果芒种节气在五月,很有可能就在端午节之后(当然,少数年份芒种节气与端午节重叠在同一天,旧时人们认为不好)。比如今年芒种时间在6月5日,农历时间在四月二十五,还没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芒种节气在端午节之前;而2022年芒种时间在6月6日,2022年农历五月初八,已经过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典型就是“芒种端午后”。

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之说

芒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此时的气温显著升高,降雨量比较丰沛。芒种节气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之意,可以说是“又忙又种”,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夏忙季节。

民间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啥意思,是何道理?

那么,芒种节气到来的早晚,关系到收获与播种时间的早晚,在农业生产力低下,靠天收的时代,可以说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比如我们华北这边有俗语说:“四月芒种已开镰,五月芒种刚开镰”,这是说4月芒种节气来临,由于打春早,节气推前,小麦就成熟早,收割早,也要播种早;而5月芒种麦子成熟晚,收割晚,播种也晚,所以民间有“四月芒前、五月芒后”之说。

这句俗语说:“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所表达的意思“五月芒后”,也就是“芒种端午后”,农业丰产丰收,家家户户有酒有肉吃,这种说法是何道理?

民间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啥意思,是何道理?

一、芒种节气在端午节之后,说明雨季来临比较晚,有利于农业丰收。芒种节气来临,往往预示着雨季正式来临,如果雨季来临比早,强对流天气就会对“夏收、夏种、夏管”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预示着这年雨水丰沛,有可能会发生洪涝灾害,这在旧时黄河与长江水患严重的年代,对两岸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相反,芒种节气在端午之后,往往意味着这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芒种端午后,说明这年芒种“推迟”来的比较晚,从侧面说明夏收作物的生长期相对来说比较“长”。那么,小麦等夏收农作物,在“应季”情况下生长量充分,病虫害较少,籽粒饱满度高,更好的能保证夏粮的丰产丰收,才能够“处处有酒肉”。

民间俗语:“芒种端午后,处处有酒肉”是啥意思,是何道理?

这句俗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人们期盼风调雨顺,夏粮丰收的美好愿景。依据芒种节气和端午节“时前时后”的变化,结合阴阳合历的运行规律,以及古人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来。显然这种说法并非“四海皆准”,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高海拔与低海拔地区、沿海与内陆等因素,气候有所区别。所以每个地区,即便是在相同的时间里里,农业物候现象也不尽相同,这也是农谚俗语有着显著地域性的特征。因此,这句俗语,在一定的区域,有一定的道理。意在提醒人们,在夏忙这个又收又种时节,根据当地实时的气候变化,做好相对应的措施,确保夏粮的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芒种   酒肉   俗语   端午   夏种   夏收   物候   夏粮   节气   端午节   雨季   农业生产   农历   道理   民间   时间   农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