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破坏你的家庭幸福,这些事不知道,苦恼也没有用

抱怨不幸福的人很多,感觉幸福的人却很少,为什么?

现在的生活,要吃有吃,要房有房,要车有车。拿着越来越高的工资,享受着越来越美的环境,为什么就感觉不到幸福呢?

谁在破坏你的家庭幸福,这些事不知道,苦恼也没有用

我总说“幸福是一种心态。”那么,这种心态从哪里来呢?其实,也没有那么玄,幸福的心态就是从我们鸡毛蒜皮的生活习惯中来的。

我们来看看,那些习惯影响了心态、左右着幸福吧。

精致的生活才幸福

千帆说在《我欣赏,中老年女人这样活着》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78岁女人,陪着丈夫住院。这对夫妻是本市人,家住得离医院不远,走路半小时就能到。每天丈夫输完液休息时,妻子就走路回家,把脏衣服拿回去,再带回一些医院需要的用品。我发现,每隔两天她都会换件衣服 ,穿在她身上的衣服从来没看见过折痕,被她熨烫得很平整。

她眼光好,衣服的颜色和样式都是大众款,三十岁到八十岁的人都能穿,加之人长得清瘦,穿在身上很显年轻。

这位妻子原来是中专学校的老师,丈夫在企业作法律工作,家里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在外地,每年只在春节时回家;另一个女儿在本市,过年过节时会回来看望父母。

丈夫近十年来身体一直不好,隔半年就要住一次医院。每次住院,都是住在本市的女儿开车把父亲送来,陪着做完检查后就离开了,由母亲在医院照顾父亲。

说起这些,这位妻子说:“孩子们都忙,不用她们来陪护。”

医院虽说有食堂,但饭菜单调,妻子经常提着饭盒去附近的美食街买饭。可这位妻子从来不在外面吃,每次都把两人的饭一起提回来,爬在病房小桌上与丈夫一起吃。有时丈夫正输液或身体不适,她也绝不会一个人先吃。

输完液没事,她会扶着丈夫下床,坐在窗户旁的靠椅上,拿着报纸或手机,戴上老花镜,给闭着眼睛晒太阳的丈夫念新闻。

看完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幸福的人,生活都很精致,居家、外出、说话、做事,都不会稀里糊涂。

生活精致的人,并不是光有干净整洁的衣服,更有对家人、对自己、对家里环境的精心呵护。在他们的身上,都会有一种不用修饰地“贵气”。

谁在破坏你的家庭幸福,这些事不知道,苦恼也没有用

正能量思维:有句话叫“鸡窝里飞出金凤凰”,意思是说家里乱七八糟,在外面穿得干净利落。其实,有这种生活习惯的人,只给了外人一个光鲜的外表,他的内心里并不“净”,他的生活里,缺少了幸福地“环境支撑”。 外人可以羡慕他过得不错,自己也可以觉得过得挺美,但发自内心的“静、美、舒心”的幸福感,恐怕是不会有的。 生活本身,是个养心的过程。从出生到离世,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个心念、每一个习惯,都在你不在意的状态下,滋养着你的内心,或向好或向不好,一时一事地累计着,用“生活状态”地方式展现给世人。

你对生活认真了,生活也会回馈你认真。只有认真地对待生活,把生活过得精致一点,你的心才能静下来,静下来的心态,才能创造出幸福的感觉。

小习惯影响你的心态

在外面,人们都会注意自己的形象,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家里,你也会这样做吗?大多数人是不会的。

进家后,换下的鞋,脱下来的外衣,随身携带的包包等等,你会怎样处理呢?

换下的鞋,应该对齐、摆正、鞋尖朝里放好,或者放到鞋柜里。

脱下的外衣,应该挂在衣架上,或者整理一下,放在固定的位置。

你的包包,放在哪里呢?椅子上、床上、沙发上,随意一扔,这是大多数人的习惯。应该挂在墙上、衣架上,或者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

出门时,换下的拖鞋你放在了哪里?是随意散落在门口,还是整齐地摆好,或者放在拖鞋架上呢?

这些小习惯,你在意过吗?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些不被人们注意的小习惯,直接影响着你的心态。规范的行为,能够使心态向好,能够使心态趋静。

很多不舒服的心情,就来自这些不经意的小习惯中。所以,让自己的小习惯规范起来,让家总是干净整洁的,这样的家庭环境,才能让你的心里轻松,才能让心静下来,才能生出幸福的心态,才能由内心到外表流露出幸福的感觉。

谁在破坏你的家庭幸福,这些事不知道,苦恼也没有用

家庭语言,左右幸福感

大多数人都很注意在外人面前怎么说话,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却忽视了在家人面前说话的语气和内容。现实是,外人可以擦肩而过,家人是要朝夕相伴的,家人之间的交流,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幸福感。

家庭语言怎么说呢?常见的有这样几种:

A,这几种情况下不能不说

早上上班走的时候,要跟家人说一声:“我走了!”家人说:“再见!”

晚上下班到家了,要跟在家的家人说:“我回来了!”家人说:“回来了!”或者说:“辛苦了!”

晚回来时,要说一声,避免家人惦记。假如你临时有任务需要加班,你要马上通知家人:“我要加班,大约10点左右到家。”

家人也要回复一下:“好的。”或者:“知道了。”

B,离开家,不能不报告

非工作时间,不管出去干什么,到哪里去,都应该跟家人“报告”。家人了解了你的动向,才会心里踏实。很多人是不在意这一点的,总觉得“我这儿好好的,正忙着呢,跟你说干什么?”这就错了,因为你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你不是一个人在生活,所以,让家人安心,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担当。

比如,周日你要跟同事吃饭,你跟家人说:“周日晚上,李哥请我们办公室的人吃饭,在绿洲饭店,估计11点才能回来。”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时,大多坐夜里10点以后的航班,4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再坐1个多小时汽车才能到学校。女儿说我到了就不跟你们说了,太晚了,会影响你们睡觉。我说:“不行,你不说,我们一宿都睡不踏实,你报一声平安,即使当时没看到,醒来看到你安全到达的信息,我们心里也踏实。”所以,女儿每次到达后,都会发条信息给我,到学校后再发个信息给我。我们知道她安全到了达机场、顺利到了学校,我们就会很安心。

C,一事不责两遍,一时不责两事

家里的事,大多数可以归类到“鸡毛蒜皮”的系列,对不满意之处的唠叨,也就成为“家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意识里,唠叨,是“老女人”的专利,事实上不是,年轻的女人也会唠叨,男人也会唠叨,包括年轻的男人。

丈夫回到家,把鞋一脱进屋了,妻子看到丈夫的鞋,不高兴地说:“你的鞋怎么又乱放?把鞋放好。”丈夫无奈地回到门口,把鞋整齐地摆好。这时丈夫感觉“我做得不够好”。

妻子说完进厨房忙去了,一会儿出来发现,丈夫把羽绒服放在了床上,不满地说:“又把衣服放到床上了,告诉你了多少回,把衣服挂起来,就是不长记性。”这时丈夫的感觉,就成了“你怎么这么烦人”。所以,即使家人连续犯错,也不要连续批评,不然适得其反。

妻子做好了饭,端到桌子上,丈夫刚坐下,一看盘子里的菜就不满意了,“怎么又放葱了,上周就告诉你了,炒菜不要放葱,你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凡事都有原因,妻子可能忘了,也可能你只是上周不愿意吃葱,原来一直都吃葱的。即使你从来都不吃葱,也不要一次又一次地责怪妻子。

一事不责两遍,关键是被责怪的人,要记住不犯第二次错。

一时不责两事,关键是被责怪的人,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哪怕是在家里。

规范的行为,是尊重家人,也是提高自己,更是家庭和谐的必须。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我出去扔垃圾的时候,发现楼道里有废纸,路上有塑料袋,都会顺手捡起这些被人有意无意扔下的垃圾。捡的次数多了,总会有被人看见的时候,我发现,我捡垃圾的时候有人在看我,看我的眼神有点儿复杂,我觉得很自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更没有觉得丢人。我也曾回头看过我捡走垃圾的地方,感觉地面很干净,我的心也很静。

有一个退休妈妈,过一段时间就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帮儿子看一段孩子,每次下火车,要求儿子必须到火车站接她。她很少多带东西,基本上就是一个双肩包,装着自己的衣服。有人问她“给儿子带什么来了?”她说:“啥也没带,我嫌沉。”

从火车站到儿子家,坐地铁倒一次地铁就可以了,出地铁站离家也不远,全程40分钟。

儿子开车接她,往返一趟至少两个小时,火车站的停车费还那么贵。本来儿子平日里上班早走晚回,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能做家务的时间更少,好不容易休个周末,再到火车站跑一趟,陪不了孩子,做不了家务。妈妈带的东西也不多,工作时走南闯北,刚刚退休就“拿把”,真的没必要。

为什么?就是为了要这个“派儿”,用她的话说“我是你妈,你就得接我。”

生活中,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只有自己“累”,其实真没有多少人把你当回事儿。

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没人把他当回事儿。不拿自己当回事儿的人,倒能赢得很多人的尊重。”

总结:生活不能稀里糊涂,家人之间也不能太过随意,认真地生活的人往往过得更幸福,幸福先从培养好心态开始,幸福就从规范自己“鸡毛蒜皮”的言行做起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幸福   家庭   都会   外人   苦恼   有用   家人   心态   丈夫   家里   妻子   儿子   衣服   女儿   习惯   感觉   医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