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孟轲心个人集子序言)


原创:陈宝贵1960 大语文作文 今天

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

陈宝贵

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孟轲心个人集子序言)

(看书者为孟轲心)

“深阅读.大写作”实施以来,我们本着对学生的现实负责、未来负责的态度,以“激发兴趣,扩大视野,深度掘进,塑造格局”为指向,“以实为始,以效为终”为目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养了多名读写顶尖高手,使县域内外的几百名学生受益,并产生广泛的影响。

《解困录——“深阅读.大写作”观念下的作文教学新实践》的出版,夯实了这一教学探索的基础。

对于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于他们的阅读情况,我们十分忧心。不少学生虽然已经到了五、六年级,问起读了那几本书,读了谁的书等问题,一脸的茫然。表达的单调,认识的狭窄,情感的枯瘦令人不禁感慨。他们即将逝去读书最好的时光,而我们的不少教学还仅仅停留在“教教材”“用教材”和做不完的练习题上。更不用说,读写教学观念的陈旧、空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缺乏了。因此,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这些都必须改变。

语文教学无他,听说读写而已也。在这四项基本能力中,读写又处在中心的位置。

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孟轲心个人集子序言)


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根据学生读写普遍缺乏的情况,我们实施了“开窗——路径——养习”三步走的策略。所谓“开窗”,要给每个孩子打开一扇阅读写作之窗,根据孩子的知识结构和特点,赠与、推荐不同的书籍,并不断地加以督促和鼓励。比如对于没有开启阅读之窗的同学,我们要推荐内容较浅显的书籍,比如《神笔马良》《稻草人》《狼王梦》等;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我们则推荐《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简爱》《红楼梦》等作品;特殊的推荐余秋雨的散文、鲁迅、张爱玲、毕淑敏、三毛等的作品。写作只要真实写出就好,只要文从字顺就好等。所谓“路径”就是落实“深阅读.大写作”理念中,“在广泛阅读的前提下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对于这个要求,要根据学生的阅读积累,性情、生命情感的契合度来决定。但前提是“广泛阅读”。由于孩子处在成长期,我们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不阻拦学生阅读方向的改变,比如不少同学,阅读了7、8本曹文轩的作品后,喜欢上了《红楼梦》,我们感到这是一种阅读的提升;有的同学喜欢沈石溪,阅读了他32本或者36本作品后,又喜欢上了《狼图腾》,我们感到这是一脉相承的。广泛阅读的前提下,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这是阅读的一种升华,而由于喜欢某一家的作品而又喜欢另一种或另一本更深刻厚重的某一作家或某一部书,更是阅读的一种突进和超越。所谓的“养习”就是通过以上两个步骤使学生养成写读的习惯。对于阅读,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们阅读的习惯也就逐渐形成了,也不再赘言。对于写作的习惯,只要坚持“常写”“写长”两点,也会逐渐养成。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我为什么强调学生写读厚重的书和长文。叶开老师说:“一般来说,读过大部头的孩子,会更加专注,更有耐心,也更有定性。这种孩子更善于观察、思考和倾听。他们的眼神很稳定,不飘忽,在听课时会更加聚精会神。从表达上来说,也更有条理,不会一会儿这,一会儿那,跑来跑去。有人把这也看成是教养的一部分。”而我认为,写长文的意义也很大。首先经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爱上写作,一是常写,即养习;二是写长,锤炼各种能力。我发现,能够写长文的孩子,思维会更开阔,表达会更缜密,更有耐心和计划性,更加执着和自信,更有自己的主见、创建和专注力。从阅读上来看,他们对阅读更倾心,分析能力更强,更容易接受精细化阅读和对文本的品读,收获也更大,也更能终身喜欢上阅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写作塑造人生格局。写文章就像一个将军组织千军万马,他需要细细的谋划构思,需要选择致胜的方法,需要出奇制胜,需要声东击西等等。每周只让学生写400——500字,一是写作不会有什么感觉,二是写作能力也绝对难以形成。我们一直认为:写作,只有写,你才会写;能写,才能够写好;写作,质从量出。

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孟轲心个人集子序言)


孟轲心同学,便是“深阅读.大写作”实施以来,涌现出的优秀代表之一,从阅读的“开窗”,她读得是曹文轩的书;开头的写作写的身边的人和事,其《我的母亲》可以看做她的“成名作”;其后由于喜欢继续阅读曹文轩的书,约有7、8几本之多,其中兼及阅读沈石溪等人的小说,找到了阅读的路径;最后又喜欢三毛的散文,完成阅读的新飞跃;写作同样由当初的几百字,逐渐上千字,到四千多字,她“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基本达到了“凡经历皆能为文”的程度,并且把写作当做自己的生活,完成了另一种突进和超越。

去年我们编写了20余万字的《“深阅读.大写作”优秀作文点评》,这是第一本学生个人的优秀作文集,其他优秀同学的集子也会逐渐编写出。文集共收集轲心同学的22篇优秀文章,4万余字。编写中孟轲心的母亲从打印、编辑到校对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开明而智慧的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作用。当然,六中附小的领导和老师也给予了巨大培养和支持。轲心的文集的刊印是马奎老师、孟轲心的母亲共同努力的结晶。

相信,珂心同学的文章,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将起到一种示范和引领作用。

是为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简爱   多字   红楼梦   孩子   集子   序言   厚重   会儿   路径   母亲   习惯   能力   同学   优秀   喜欢   作品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