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之乱前后的曹操

到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处于今天甘肃永靖一带的金城郡的豪强边章和韩遂杀死朝廷任命的刺史和郡守,起兵反叛,有军队十余万人,于是天下骚动。

朝廷征召曹操,任命为典军校尉。当时东汉灵帝设立了一支军队,由灵帝直接指挥,其中设立八个校尉统率这支军队,典军校尉就是八校尉之一,可知朝廷对曹操还是非常信任的。

此八校尉又称“西园八校尉”,分上、中、下、典、护五军,设八校尉来统领,蹇硕任上军校尉,袁绍任中军校尉,鲍鸿任下军校尉,曹操任典军校尉,其余为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方、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

对于这个任命,曹操毫不犹豫而接受了,表明他是忠于东汉王朝及其皇帝的。

但不久汉灵帝就驾崩了,由何皇后生的儿子刘辩继位,史称少帝,实际权力掌握在何皇后手里,这时因少帝继位,故称太后。因长期以来,东汉朝廷被宦官把持实权,朝廷大臣都对此非常痛恨,当少帝继位后,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就与袁绍商量诛杀宦官,当时何进为朝廷的大将军,大将军,是当时最高级别的将军,掌管朝廷的统兵征伐之事。袁绍为灵帝所建禁军的中军校尉。此二人把计划告诉何太后,希望得到太后的支持,但太后不同意诛杀宦官。

何进就把当时的并州牧董卓召进京城洛阳,让他率兵前来,何进是想借董卓的力量威胁何太后,让她听从自己的意见。

东汉末年,全国分成十三个州,并州是其中之一,地域相当于今天的山西、内蒙、河北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各州最高长官是州牧或刺史,可知董卓是并州的最高长官。

但何进谋事不周密,他诛杀宦官的计划被人泄露,不等他动手,宦官就先动手,把何进杀死。此时董卓及其部队还没有来到京城洛阳,而京城内已因杀宦官的事而乱成一团。

等董卓到了,就把少帝废黜了,让他当弘农王,然后扶立灵帝的另一个儿子刘协扶立继位,这就是东汉的献帝。

董卓的军队进京之后,洛阳大乱。董卓想借原来就在京城有影响的人来协助他稳定洛阳,就提议让曹操当骁骑校尉(禁军中的骑兵将领),想听取曹操的建议,来治理京城和天下。曹操认为董卓不是一个可信的政治家,他不愿意与董卓共事,据裴松之引用的《魏书》记载,曹操认为董卓最后必遭到失败,所以他不接受董卓的任命。此时曹操为了顺利逃出京城洛阳,不被董卓抓住,就改变了姓名,走小路返回故乡。

他这样做,再次表现了他的为人机警和有权数,不会因为官职提升这样一点小利而盲目跟随董卓。

何进计划借用董卓的军力来诛杀宦官时,曹操也听说了这个计划,他嘲笑何进的无能,认为:皇帝身边有宦官,历代都有这个制度,皇帝只要不把大权交给宦官,就没有什么危害。如果要治宦官的罪,只须把宦官的头目抓起来,用一个罪名把他们杀了,这种事只要派几个狱吏就足够了,根本不用召来外地的将军和他的军队。而且还想把宦官全都杀了,事情一定会被泄露,看来何进一定会失败了。

这与他当时不赞成王芬等人废立皇帝一样,表现了曹操对于政治大事的出色的判断力,而事实都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返乡的路途中,曹操也曾遇到危险,即他路过中牟县(今河南中牟)的时候,被当地的一个亭长抓起来押到县衙,幸运的是县城里有人认出是曹操,就替他说情,而被释放。

这件事,在《世语》中是这样记载的:

曹操路过中牟时,当地的人怀疑他是逃亡的罪人,就把曹操抓起来押到县里,当时县里的官员已经收到了董卓的命令,要他们抓捕逃亡的人。县衙门里的一个官员知道他是曹操,便向县令进言说:现在天下开始大乱,不宜拘押天下的雄才之人,应该把此人放了。县令听从了这个意见,而把曹操释放了。

而《魏书》记载了另一件事,即:

曹操返乡时,只带了几个随从,在路上经过成皋县的朋友吕伯奢家,他到的时候,吕伯奢并不在家,只有吕的儿子在家,吕氏子就与家族的宾客一起来抓曹操,要抢曹操等人的马匹和财物。此时,曹操亲手击杀了几个人,得以脱险。

这一记载,与他私入张让府而舞戟搏杀并踰墙逃走,都可证明曹操有高超的武功,在贴身攻杀中,能击败进攻之人。

但又据另一部书《世语》记载:曹操到吕伯奢家的时候,伯奢不在,只有伯奢的五个儿子在家,准备了酒席招待曹操。但曹操认为自己是从京城私自逃回家的,有违抗朝命的罪名,吕伯奢的儿子们可能知道这件事,怀疑他们想以摆酒为名,趁机谋害自己,便在夜里亲手用剑杀了吕家八个人而逃走。据孙盛的《杂记》记载,是说曹操听到吕家的人在摆餐具,认为他们是想谋害自己,就在夜里杀了他们,之后还悲哀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然后离开了吕伯奢的家。

对这件事,各书的记载不尽相同,但曹操亲手杀了吕家的人而逃走,则是无疑义的,至于他当时为什么要起杀心,以及杀人之后说了什么话,这类记载,都是编书的人自己的猜测,因为他们都不在场,曹操也没有告诉别人,所以只有曹操杀了吕家的人是可信的,其他的说法都只能作为参考。

但从曹操为人机警这一点来说,他一定在当时看出了某种令人起疑的苗头,所以就先下手为强,不惜杀了朋友家的人而逃走。这又表现了曹操特别强烈的自保之心,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自保意识,又是非常强烈而可信的,所以人们以为他会说:“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我。”但他不会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随便地杀人,只会在危及自身安全时才会先下手为强,杀人自保。对这件事,也只能这样来理解。

在曹操逃亡回乡的时候,董卓就把何太后和弘农王都杀了。董卓进京后就把杀死何进的宦官们都杀了,又把少帝废了,再把太后和被废的少帝都杀掉,这表明他是一个残暴的人,所以京城大乱,继而天下大乱。可知曹操不与他合作,是有先见之明,表现了曹操超人的政治观察与判断能力。这与他为人机警并能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

曹操在排除了路途中一系列的危险之后,回到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宣布把家中资产全都拿出来,用于建立义兵之军,将要诛讨董卓。在汉灵帝的中平六年(189年)冬天的十二月,他在己吾(在今河南宁陵西南)正式宣告起兵。

据《世语》记载:陈留的卫兹也拿出家产资助曹操起兵,由此召集了五千人的兵力。这是曹操在东汉末年开始大乱时所掌握的仅有的兵力,可以说在当时是微不足道的。

当时东汉的官员在各地纷纷起兵,相比之下,曹操的兵力如此弱小,谁又能想到,不出十几年,曹操就能凭借自己的超人能力,而削平群豪,而稳住了东汉的统治,并统一了北方呢?

这一事实,只能说明曹操是当时最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了解了他早年以来的种种情况,才能了解他在此时为什么会有如此杰出的表现,而令众人刮目相看。而早年那些未之奇的人,可知都是有眼无珠的人,而桥玄与许子将才是真正能识别人材的高人。

董卓之乱前后的曹操

董卓之乱前后的曹操

董卓之乱前后的曹操

何进

董卓之乱前后的曹操

西园八校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中牟   中平   西园   京城   校尉   洛阳   宦官   机警   东汉   太后   军校   朝廷   军队   儿子   旅游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