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三国志》:曹操的武艺与兵法之学

曹操的学问与技能,第一部分。

前面说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似乎他不喜欢学习和读书,这只是说他不喜欢按部就班地死读所谓圣贤书,不按规矩去走成为士大夫的人生道路,但他并不是完全不爱学习的人,他后来之所以能够在历史舞台上获得成功,仍然离不了他在早年所学的种种学问与知识。所以不要被所谓的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说法迷惑了。

那么,曹操自己都学习了哪些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学问与知识和技能呢?这是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一般认为,曹操能作诗赋,具有很高的文学水平,他还懂得兵法,由此来说明曹操的学问与知识和技能。但是很不够的,以下就根据《三国志》及裴松之注来弄清楚曹操早年都掌握了哪些学问与知识和技能。

据裴松之注引孙盛的《异同杂语》:

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这一条记载,非常重要,是了解曹操早年都有哪些本领的重要史料。

太祖,是后来的追记之语,在曹操青少年时,他还不是太祖,而只是一个朝廷高官的子弟而已。

私入中常侍张让室的这件事,非常有意思。

私入,是指曹操私自进入,不是被张让请为宾客而进入张让府中的。

中常侍,是东汉皇宫内宦官的高级长官,曹操的爷爷就曾当过这个官。

张让这个人在东汉末年宦官把持朝廷大权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张让在东汉灵帝时为著名的“十常侍”之一,十常侍是当时十个最有权势的高级宦官。他在东汉桓帝时就进宫为宦官,当上中常侍之前,为小黄门。他为人极为贪婪骄纵,却受到灵帝的宠信,甚至于称之为“让父”,说张让是他父亲。由此可知,他在当时有多大的权势。

张让等人搜刮了大量钱财,又得皇帝的宠信,竟然在皇宫外大建私人府第,在规格上都仿照皇宫。汉灵帝在宫中喜欢登上永安侯台,宦官们怕他在上面看见自己的高大府第,就让人对汉灵帝说:“天子不应当登高,登高,老百姓就要虚散。”汉灵帝也就不再登上宫内的楼客。

由此亦可知,张让等人的府第是何等豪华高大。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没有任何官位权势的青年,竟敢私自偷偷进入张让的“室”,也就可知在当时是多么大胆而且危险的行动。

这里说“张让室”,不要错误理解为张让的房子,那绝不是一所普通的住房,而是庭院殿堂非常复杂豪华的府第。

私入,是偷偷进入,至于怎么进去的,史书没有记载,因为这是曹操的一次秘密行动,所以人们也就不可能知道他是怎么进入这个高官府第的。但至少可以知道,他绝不是从正门公开地进去的。猜想一下,应该是深夜趁着天黑而偷偷摸进去的,极有可能是翻墙越壁潜入的。这样的话,又可知曹操竟然还有后世武侠的那种飞檐走壁的功夫。这大概不是乱说,看下面的记载,就可看出。下面的记载是:

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这是说曹操潜入之后,被张让发现了。这是什么情况?值得分析。张让晚上在房中,不会出来在府中闲逛,从而发现偷偷潜入的曹操。必然是曹操已摸进张让所在的内室,张让才会发现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接着是:乃舞手戟于庭。

这又是什么情况?这是说曹操被发现之后,就挥动着手上武器(戟)来到院中(庭)。

再下来是:逾垣而出。

这又是什么情况?这是说曹操到了院子里,肯定被张让的众多卫兵包围了加以追杀,此时曹操是寡不敌众,只好跳过墙从张让府中逃出来。

前面我猜测曹操会飞檐走壁,对照这里所说的逾垣而出,就可知他在众人围攻时,还能跳过张让府第的高墙(绝不会是一般民房的矮墙)逃出来,这就证明他具备迅速越过高墙的本领,这不是飞檐走壁又是什么?

再下来还有一句:

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这说明曹操的武艺高强,超过众人,所以众人围攻,也无人能害他。可知曹操原来还有一身高强的武艺,这不是后世侠客的本领吗?

曹操平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好好读书,原来是学武艺去了,而且练得一身好武艺,一般人根本不是对手。《武帝纪》并没有记载这个事情,却在《异同杂语》里透露出来了。

许多人只知道曹操会作诗词,仿佛是个文学家,会带兵打仗,是个军事家,会处理朝廷政务,是个政治家,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武艺高强的侠客。通过他入张让室并能舞戟战斗并逾墙而安全脱身一事,就可证明这一点了。

然而曹操的学问本领还不止于此,《异同杂语》又说:

(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

看来曹操只是不喜欢读儒家的书,但他还是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兵法书。博览群书,也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从各家各派学说中掌握丰富的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面广阔的人。

在群书中,他最喜欢兵法书。我们要看《汉书·艺文志》,就会知道当时的书籍分为六大类,兵法书就是其中的一类。曹操学习研究兵法书,不是泛泛阅读,而是把各家的兵法书中的精华集中起来,编成了一部《接要》的书,这表明曹操学习研究兵法,是融会贯通,把各家兵法的要点综合起来,从而避免了一家一派的片面性。

在此基础上,他又专门研究《孙子兵法》,利用各家兵法的精要之说,注释了《孙子兵法》,这表明他认为《孙子兵法》是兵法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所以他要专门注释《孙子兵法》。这是他综合比较了各家兵法学说之后的研究成果,此书一直传于世,所以在唐代编成的《隋书·经籍志》中就有曹操的《兵法接要》三卷,在《新唐书·艺文志》有《孙武兵法接要》七卷。现在标点《新唐书》的人把“孙武”二字认定为此书的作者,这是误解,应该是《孙武兵法接要》,而不是孙武《兵法接要》。

这样说来,曹操的学问与知识体系中,兵法之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后来带兵打仗多有智谋,看来是他早年学习研究兵法书的结果。因为兵法书都强调用兵时的用谋(用智)重于用力,所以曹操从兵法书中学到了这一点,再加上他生来就是“有权数”的人,故能在实际的用兵作战中灵活地运用智谋或权谋。

细读《三国志》:曹操的武艺与兵法之学

考古出土的三国时的戟

细读《三国志》:曹操的武艺与兵法之学

细读《三国志》:曹操的武艺与兵法之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武艺   兵法   孙子兵法   府第   飞檐走壁   博览群书   宦官   异同   太祖   东汉   权势   早年   本领   学问   知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