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南书房:翰林展示文采处

乾清门内右侧的北向南庑,为南书房所在地,与上书房一左一右,使人一进内廷,就处于浓郁的书香气氛当中。

南书房为翰林官在内廷值班之处,其出入都要奉旨,由守门侍卫导引伴送。

在京朝廷官吏,都以能在南书房充值为荣,其实在表面的荣光背后,也有不少辛酸乃至危险。充值南书房,近侍皇上左右,要垂手侍立,时间一久则气血下注,十指肿胀。若派写进呈书籍,则要终日伏案而坐,两腿不能屈伸。康熙时,王图炳曾值南书房多年,尝奉命抄写《华严经》全书,出来对人讲:伺候时站得手痛,抄录时写得脚痛。此种辛苦,哪里是外廷的人们所能知道的呢?而且皇帝一到南书房,则供奉的翰林都要出来站在门外,叫某人时才能进去,不叫则要恭候站立,直到皇帝走了才能进屋。

南书房的翰林都是选出来的才品兼优的人才,皇上所颁的诏旨,由他们起草,皇上赏赐他人的御书,也多由他们代笔。

文学之臣供奉南书房,始于康熙十六年。当时康熙对内阁学士们讲:朕愿得文学之臣,朝夕在左右,讲诵经史,不令参与外事。

最初选中的为张英、高士奇两人,后则有王士祯、陈廷敬等。其后更扩大到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每日轮流各派一人到南书房值班,由皇帝随时咨询,以观其才能,以备擢用。若殿试前三名才能优异,亦直接命入南书房供奉。

康熙极爱书法,常命善书法之臣到南书房写字观赏。如沈荃为书法名家,长年在南书房供奉,康照常召他入内殿赐坐,纵论古今书法。康熙每逢写字,即召沈荃在旁,沈亦不客气地直指康熙书法中的毛病,并为之分析原由。后来沈荃的儿子沈宗敬当了翰林院编修,康熙亦常召亲敬进宫,为写大楷小楷,并回忆当年其父指教之功。王原祁亦擅书法,康熙让他供奉南书房,经常召入便殿,让他染翰铺墨,书写大字小楷。康熙观之兴浓,常不觉即过半日。后又命王鉴定内府名迹,充书画总裁。

康熙不仅爱看人写字,自己亦爱挥毫。京师彰义门外普济堂之碑文,即康熙亲洒宸翰之笔。康熙南巡,德清胡渭献上所撰《平成颂》及《禹贡锥指》,康熙即御书“耆年笃学”四大字赐之。南巡至江天寺,又为巡抚宋荣御书“鱼表堂”三字。其他御书赐字,不胜枚举。

康熙即位后,除去专权大臣鏊拜,亦是在南书房进行的。

康熙即位时年仅八岁,鳌拜当国,恃有功劳,肆行无忌。康熙早就洞悉其奸,处心积虑,欲除掉鳌拜。但他大权在握,不易除掉,必须一举成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康熙经十年准备,在内廷培养了一批勇健太监,日日练习摔跤,身手不凡。待时机成熟后,康熙在南书房召见鳌拜。鳌拜入房,太监用预先准备的折足椅子给他坐,由另一太监在椅后扶住。坐下后,康熙命上茶,太监也事先把茶碗在开水中煮得滚烫,再倒入热茶,用盘端出。鳌拜用手端茶,烫得端不稳,茶碗便落地摔碎,后面扶椅的太监则顺势一推,鳌拜也摔倒在地。这时康熙大呼:“鳌拜大不敬。”预先伏在内屋的健壮太监冲出,把鳌拜拿住,当即押交刑部按律处斩。

康熙选拔入值南书房的人物,多以有异能者。如陈厚耀通数学,戴梓善天文算法,顾陈垿擅音律,査慎行善书法,方苞精古文等。当时内廷亦有西洋人如南怀仁精天文历算,康熙让戴梓与南怀仁辩论中西方法之长短,戴胜而南负。顾陈垿以举人荐入湛凝裔,纂修《六壬易课》、《律数渊源》、《中和乐府》等书。朝廷送精通算学的三百人入宫考试,顾为第一,被人称为算状元。

查慎行入值南书房,其书法最受康熙赞赏。方苞为清代古文大家,因戴名世《南山集》一书的文字狱被判为死罪。康熙对人讲:“汪霦死,无能古文者。”李光地回答:“只有戴名世案子里的方苞能。”康熙即命释苞罪而召入南书房。时方苞仅是一平民百姓,直到雍正九年才授实官。

南书房本是用文人的地方,康熙甚至用武人入南书房。提督杨愷,是仪征的武进士出身,因受康熙赏识,也召入南书房,与何焯等人同校书史。故有人送杨一联云:

天禄校书名进士,岳阳持节老将军。

康熙用人,不避嫌疑,张英是他最初选定的南书房翰林,其后竟接连召张英之子张廷玉、张廷瓒、张廷璐及其孙张若霭、张若澄入南书房供奉。张氏一门相继入值南书房,康熙只重才能,不避一之嫌如此。

康熙选人入南书房,最重学问才能。徐乾学、汤斌为一时人才之冠,俱在南书房供奉。康熙问叶方蔼:此二人哪个学问好?叶虽与徐为至亲,但仍平实论道:二人各有好处。康熙问:到底有优劣之分。叶答:不同。又问:有何不同?答:汤是正经学问。又问:徐的学问不正经么?答曰:也正经,汤斌是留心经书、讲道理的学问,徐乾学是博极群书、可备顾问的学问。又同:二人文章如何?叶答:不同,汤是学者之文章,徐是才子之文章。

乾隆时,于敏中入值南书房,而皇上并不按时到书房来。一天,书房同僚漫谈得兴起,于微微听到有脚步声前来,急忙对同僚说:老头子来了。话未落音,皇上已经进房了,听到了于敏中的话,厉声问:为何称老头子?于敏中回答说:万寿无疆叫做老,首出万物叫做头,父天母地叫做子。皇上听了,这才和缓了脸色,而心中深喜此人,越级提拔,不到一年,于敏中就升为尚书。

南书房翰林虽然可以直接面见皇上,但许多时候皇上还是通过太监传话给他们,并非时时事事都能直接联系。因此,太监居中有时仍可作手脚。

戴熙以擅长书画入值南书房,咸丰皇帝非常喜爱他的画,但戴不会巴结太监,故受太监忌恨。一次做画一幅,上题字若干,而其中有一字误写。呈上后被咸丰发现,命太监拿回去让戴改正。内监到南书房,只让戴另外写一次,也不告诉是什么缘故。戴另写一纸,但误字如故,并未改正。咸丰一看,以为戴是有意违忤圣意,就把戴从南书房撤出,而戴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故宫的南书房:翰林展示文采处

故宫的南书房:翰林展示文采处

故宫的南书房:翰林展示文采处

故宫的南书房:翰林展示文采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翰林   翰林院   怀仁   咸丰   书房   故宫   小楷   茶碗   同僚   古文   文采   皇上   太监   康熙   学问   书法   皇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