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论人君之事

2、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

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书》曰:‘睿作圣’。诗人曰:‘岐有夷之行,子孙其保之!’”

宣王曰:“善!”

尹文子论人君之事

尹文子

上一段讲君主之道,这一段讲君主之事。道是大道理,事是小道理,道与事配合而成,缺一不可。

尹文即尹文子,是道家的一个学者,齐国人,在齐宣王时,他曾在齐国的稷下学宫进行学术活动。作为道家,与前一段的清静无为思想相合,但这里又在无为的同时提出了容下。无为就是这里所说的事寡、法省、寡为、平易等。容下就是大道容众、大德容下。这就比只说清静无为更为具体了一步。

同时说明了为什么要无为?即无为就要做到事寡(少)和法省(省略减少),而这才能让人易从和易因。因是顺,与从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君主事少法减,才能让臣民易于顺从和遵守,其结果就是民不以政获罪。即民不会因为君主的国政活动而获罪,其原因就是君主的事少法减,民容易顺从和遵从。这就说明了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的政治之道对于治国治民的好处所在。

除了君主的无为而使民易从之外,君主之事的第二个方面,是容下。这要求君主具备大道大德,才能容众容下,即能包容广大的民众。其实这也是无为的一个方面,所以容下与上面的事少法减相结合,就能做到“圣人寡为而天下理”。寡为就是少为、无为,天下理,就是天下治。

这里所说的圣,就是儒家经典《尚书·洪范》里所说的“睿作圣”。睿是深,指君主为了治国而能有深邃的思想,而清静无为就是这种深邃的一种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的清静无为,最后是与儒家治国的深邃完全合拍的,是能达成一致的。所以中国古代的道家与儒家是能够和平共处的,都能成为君主与学者们探讨治国问题时的思想资源。

最后提到的“诗人”,是指儒家经典中的《诗经》,其中说:“岐有夷之行,子孙其保之!”

这是《诗经·大雅·天作》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周代的祖先选择了岐山一带(在今陕西,今属宝鸡)作为定居点,而这里有平坦的路(夷,平。行读杭,指大路),而平坦的大路,是民众容易行走的。这就是比喻前面说的君主事少法减而使民易从易因,从而又能起到容众容下的效果,而这就是君主治国的最佳方法,能使国家永远安全而存续,所以说子孙对这种治国方法,要永远保持住。

一方面是保持住这种治国方法,一方面是说使国家得以长久安全地保存下去,而不至于亡国。而这就是中国古代先人对后代子孙的期望,也是祖先们为子孙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也是“子孙其保之”的。这里的“其”字,表达了希望的语气。

尹文子论人君之事

尹文子论人君之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大路   儒家   清静无为   齐国   大德   诗经   道家   君主   子孙   深邃   所说   大道   思想   方法   旅游   天下   尹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