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主宰的坤宁宫

交泰殿之后的大殿即坤宁宫,为后廷中路三大宫的第三宫。开间九楹,左部为东暖殿,右部为西暖殿,与乾清官的昭仁、弘德两殿相对。东暖殿之东为永样门,西暖殿之西为増瑞门,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增瑞门稍北为端则门。此四门均东西向,坤宁宫后正中为坤宁门。

坤宁宫东侧庑房为寿膳房,西侧庑房为寿药房,坤宁门东西两侧庑房,其西庑西北角为太医值房。

坤宁宫为皇后所住之宫,皇帝的其他贵妃、妃嫔、贵人等女性,则分居内廷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但实际上,清代皇后并不常住坤宁宫,东西十二宫虽说是妃嫔所居,而皇太后、皇帝、皇后也常居住其中。

清代的后妃等级如下: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太后至皇贵妃各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以下无定数。

皇帝夜宿某处,幸御某人,都要由太监向太后(或皇后)报告,若太后认为不合格,则杖斥伺候皇上的内监。还要在上所住的寝宫门外高诵祖训,这时皇帝必须起床跪着恭听。咸丰皇帝时,连着在孝钦(即后来的慈禧太后)处住了几个晚上,不上朝听政,孝贞皇后便头顶祖训来到咸丰寝宫前,命咸丰起来听训。咸丰怕了,忙说:我就去上朝听政,不要诵祖训。

但到了大殿,不一会儿就回来了,问:皇后在哪里?有人说在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行罚赏之处,咸丰只好前去,只见孝贞皇后坐在中间,孝钦则在下边,孝贞一件件地说孝钦的过错,将要打她的板子。咸丰一见连忙大叫:请皇后免罚,她已怀孕了。孝贞只好罢了。

清宫内十分迷信,保存了满族的祭神习俗,其祭神场所之一即坤宁宫。每年正月十日在坤宁宫祭神,宫内西大炕供着朝祭的神位,北炕上供着夕祭的神位。朝祭在寅时卯时(今早上四时至七时)进行,夕祭在未时申时(下午二时至五时)进行,都供猪及大豆黄米糕。

朝祭时司祝(祭神官员)奉上神刀,口通神歌,用三弦琵琶伴琴,再念祝词,最后献上祭品。夕祭时司祝扎着腰铃,拿着手鼓,舞步口诵神歌,用鼓和拍板打着点儿,也献上祭品。

朝祭的神为释伽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夕祭的神为穆里罕神、画像神、蒙古神。

坤宁宫供奉的神位,完全按照清人未入关时在盛京皇宫清宁宫的旧制。皇后每日向神位行礼,专设一个女官代皇后行礼,官位为三品,名叫萨满,清晨入宫礼神。

萨满俗称撒麻太太,正式的称呼为赞祀女官,实为女巫的官方化之代表。萨满死后,由她的儿媳继承而不传给女儿,因为她礼神时念的经咒是不轻易外传的,满族人信奉的宗教即称萨满教。

此种民族宗教风俗一直很好地保存在清宫中,坤宁官即其中心之地,凡其宗教礼仪均在坤宁宫进行。

皇上已汉化,学习继承汉族的文化,而皇后则保留民族风俗,二者分工合作,似亦有理。其祭神风俗还有,在春秋二季在坤宁宫堂子竖杆大祭,所竖杆子叫神杆,为祭祠而做祭酒,则专取玉泉山水。每年正月,坤宁宫又作祭祀用的钗子饽饽。每年四季的第三个月坤宁宫也有大祭,在坤宁门外西边排着马,东边排着牛。坤宁宫还举行跳神仪式,神位正中的为满族始祖,没人知道其名目。春秋二季的祭祀为大祭,各用大牙猪三十九只,其肉做为祭肉,于祭祀完毕后,赏赐给参加祭祀的王公贵族吃肉。这种肉就叫神肉,与中国古代典籍中所说的“胙肉”为相同意义。祭祀后分吃神肉,为古老民族的普遍习惯,满族也不例外。

清宫把赏吃神肉视作莫大荣幸,非一般人所能有幸分到的。一次慈禧太后在坤宁宫赏王公大臣吃神肉,而徐郙竟然未到,太后大怒,谓其有误大典,当以大不敬论罪。

四月初八为浴佛节,也在坤宁宫进行。届时把佛亭请到坤宁宫大堂,在黄瓷浴池内倒入红蜜,再用净水搅匀,把佛像请到池中洗浴,然后取出用新棉垫铺在佛亭中,重新供上佛像,请入坤宁宫。宫中过浴佛节时,时兴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叫做吃缘豆,是说有缘的人才得吃它。

每年十二月二十三,坤宁宫祭灶王节,宫内设下供案,供上神牌,案前有燎炉、香烛、拜褥,供品有三十三种,又祭上黄羊一头。届时宫殿监奏请皇上到坤宁宫拜佛像、神像与灶王君,皇后也依次敬佛、神、灶三像。

皇上大婚仪式完毕后,皇后即乘凤與入坤宁宫。在坤宁宫东暖阁设龙凤喜床,床上有一宝瓶,瓶内装珠宝金银米谷等物。皇后梳双凤髻,戴双喜如意,穿双凤同和礼包。等皇上到,则双双坐上龙凤喜床,吃子孙饽饽。然后内务府女官又为皇后梳妆上头,仍戴双喜如意,加添扇簪、富贵绒花、戴朝珠,然后与皇上同吃合卺宴,宴上有猪、羊、乌叉、金银酒、金银膳、肉丝等。晚上,皇上与皇后则吃长寿面。成婚之日,有结发侍卫夫妇在坤宁宫外念交祝歌。

清朝皇上的皇后妃嫔,都从八旗秀女中挑选,均为满族人。但也有以汉族女子入官,供他们御幸的。遇有这种事,往往秘而不宜。懋勤殿有王鸿绪密呈康熙御览的奏折三十件,其中一件即报告派人采买苏州女子的事,谓负责采买的官员拿着令箭,托名御前人员,强买平民子女,有男有女,男的叫小手,女的叫玉蛹。其中一个奏折后有康熙朱批说:此种事并无人知道,若有人说出,除非是侍卫马五。由此可知,清代皇帝干这种事均是密令少数亲信秘密进行的,生怕为人知晓,引起批评。因此有诗曰:

苏台玉蛹玉无暇,令箭颁来为进花。

终是圣明防物议,亲臣密疏奏官家。

据记载,康熙晚年有汉族女子六七人,多为苏杭人,但都没有妃嫔等称号,或称庶妃。故有诗云:

苏浙南巡六度临,宫中从此有南音。

侍书未久攀髯泣,永巷凄凄白奈簪。

据说,乾隆三十七年南巡时,半路上忽把纳兰皇后送回北京,即因为他要在江南立一个妃子,纳兰皇后不同意,于是闹翻。纳兰皇后不久即因有病而被废黜。

坤宁宫其后正北为坤宁门,明代的坤宁门,清代改为顺贞门,而清代的坤宁门则非明代的坤宁门,清代的坤宁门为坤宁宫与御花园的分界处。坤宁门左右两侧有东庑房与西庑房,东庑房为宫内太监值夜时所住,俗称东板房,又称九间房。西庑房则称西板房,西板房最西头为太医值房,是太医在内廷值夜时的住房。

内廷后妃怀孕生育,太医均在此居住,以便照料。生育后,又许太医进宫照料。生下的皇子则由乳母、侍母在宫内照料。乳母、侍母如果粗率怠慢,则全家充军发配。若照料得细心周到,则奖赏物品。若所照顾的皇子当了皇帝,则乳母还将有封号,如顺治的乳母朴氏,即封为奉圣夫人,级别与公爵夫人同。皇子的乳母,都是从东三省籍的宫殿侍卫官员的妻室内挑选出来的,要求会说满语。

皇后主宰的坤宁宫

皇后主宰的坤宁宫

皇后主宰的坤宁宫

皇后主宰的坤宁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咸丰   满族   皇后   汉族   神位   妃嫔   乳母   宫内   皇子   太后   太医   祭祀   皇上   清代   主宰   皇帝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