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河西不一样(六)

四、探索追寻

1. 人文

人文事实上是旅行中最重要的风景,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本次甘青之行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全程陪同的司机。司机姓罗,他说自己是敦煌本地人,肤色黝黑(西北一带由于辐射剧烈且很干燥,因而人们肤色普遍较黑)。在和同事们电话聊天时语音很重,加上语速快一时到难以分辨,但是时间长了渐渐也能听明白。西北汉子性格直爽、言语利索,有的时候甚至不太中听,但是不兜圈子。罗师傅由于年纪较大一些app操作不太熟练让我委托购票,他倒也是不“客气”,当我们在某些行程安排上争论时他也不像我们南方人那样婉转,感觉 “不卑不亢”——或许可能我们这个团队本质上是比较随和的。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我们碰到的一些当地人也非常热情地回答我们的提问,整体上觉得西北民风还是非常淳朴的。

我的河西不一样(六)

市井气息

甘青地区畜牧业发达。因此常常看到满山的牛羊一直爬到山的顶头,我们不禁感慨这些动物居然能够忍受如此高海拔和严寒气候(联想到肉质自是不差);另外旅途中还遇见骆驼和牦牛,因为某些道路没有封闭,动物穿越公路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具有一定优先权。在牧区我们还看到牧民将蒙古包或是帐篷装在车上随着牲畜群迁移,看到当地牧民在放牧时面对着风景和牛羊一动不动坐在毛毡上,可以想象长时间的放牧或许会觉得时间凝固吧!只是现在流动牧民已经越来越少,大多数已经在固定牧场进行圈牧了。

我的河西不一样(六)

貌似身披国旗的牛羊

2. 饮食

兰州拉面自然是西北饮食的代表,到西北不吃拉面就算是白来了。我们到西宁就张谋着吃拉面,住的酒店旁边就有一个小巷,有四五家拉面店,我们挑选了一家吃了西北的第一顿拉面。当我把图片放到群里时,尚未赶到的几个群友不禁大叫着到达后马上就要去品尝。其后在旅途中我们也多次品尝了牛肉拉面,与我们在东部地区吃到的拉面相比,一是面条分量足,二是牛肉味道正,三是面条有劲道,然后就是高汤味道鲜。典型的西北拉面馆通常在进门处设置吧台点单,选择也很简单——刀削还是拉面以及粗细,另外再选择加牛肉和小菜;点单后向内走到底就是明厨:一锅滚烫沸腾的汤锅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然后就是揉面和抻面的伙计在里面准备面食。兰州拉面的面条是由面粉加蓬灰(碱)揉合而成,一碗标准的兰州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黄五绿”:汤清但味道浓郁,切片牛肉铺在上面,白的萝卜、红的辣油和绿的蒜叶香菜必不可少,面色发黄(加膨灰)。我们在兰州就品尝了黄河铁桥南侧的马有布牛肉面,晚高峰的时候平均每半分钟就有一碗牛肉面出炉、分量也是非常足。

视频加载中...

由于是旱粮产区,西北面食较为普遍。张掖的搓鱼面、牛肉小饭、敦煌的驴肉黄面都是较为典型的面食。

我的河西不一样(六)

西北美食

西北地区盛产瓜果,谈到水果就不能不提及瓜州,瓜州原名安西,但因为历史上盛产蜜瓜,在春秋时就有瓜州之称了。西北地区日照长、温度高,非常有利于水果生长,桃、杏、李以及葡萄、蜜瓜、西瓜都有种植,因此种植历史悠久。而且西北地区作为贸易节点,对一些水果作物的传播尤为重要。甘肃是桃的原产地,蜜瓜也早就在敦煌种植,葡萄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中原,西瓜(从西面传来)在公元四至五世纪经西域传入中原。相较于东部地区的水果,该处水果水分少、糖度高,制作成果干后更易于储存,在阳关附近我们就看到类似于吐鲁番的葡萄晾干的工坊,其四面通风全靠自然热度烘烤。因此去西北旅行,瓜果干是必不可少的手伴物品。

我的河西不一样(六)

各式干果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加蓬   西北地区   西域   河西   敦煌   中原   兰州   牛肉面   牧民   瓜果   面食   拉面   面条   牛肉   葡萄   水果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