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讨的尊严(修订)

我一直很反感的乞讨行为,因为他们的行为放弃了独立人格,而通过博得同情且专注于结果,但却常本末倒置。我反对外表上的落魄、或可怜来夺人善良、引得同情获得金钱。

印象深刻的乞讨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巴黎香榭丽舍地铁通道中。小小的通道行人匆匆,偶尔路过的我被一个草根艺术者所吸引。没有太多的标记说他是乞讨,他只是专注在自己的流行音乐中,歌声伴着窄窄的通道传播得很远,好像他是在享受自己的小型演唱会一般。我甚至分不清楚是不是原唱,但真的很有意味。其实在巴黎我还看到很多种乞讨:公园中凝固不动的雕塑、地铁上与站点运行时间非常吻合的表演等等,但我看到这些乞讨者将行为本身视为工作的执著,全然没有我们日常看到的渴求施舍的感觉。

第二次是在淮海路襄阳公园附近。淮海路上人流如织,但汾阳路稍显僻静。有一个穿着考究的中年人静静地站在街道的墙壁旁拉小提琴,提琴应该是高雅和悠扬的,尽管将它和乞讨联系起来觉得有些牵强,但在四周环境映衬下、特别是音乐者本身的气质,使得他迥然不同。他放弃了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却很有心机地迁就了音乐的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他一身西装、浑身上下一丝不乱,丝毫没有我们在乞讨者眼中时常看到的流露出的悲悯、乞怜和忧郁。在他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个现代乞者的精神。

今天看到的是第三次。周末的早晨路过地铁站口,我只是散步经过,耳畔被一段弹拨乐器散发的音乐所吸引。在人行道的旁边,坐着一个老者,从他的外表来看,没什么让我惊讶的,很传统、很中国。但是他弹拨的音乐却与众不同:不是我们时常听到的哀婉和凄凉,却传递着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热情。我承认是这段音乐打动了我,我投进了硬币。老人感激地连声道谢,我这时才仔细打量起这个乐器,感觉应该是冬不拉。老人说来自阜阳,以前与朋友一起在徐州表演乞讨,后来身体不行就一人来到上海。这一刻,我也发现老人眼中闪烁的光芒,这种光是对生活本身的享用和喜爱的结果。刹那间我也坚信我没有错误的施舍我有限的金钱。

我欣赏这些乞讨。有人说如果乞讨者真的除了自身已经别无所有,他还有什么样的工具和凭仗去追求乞讨的方式?但是真的,个体内在的是精神,而并非外表。如果因为精神,我们会忘记乞讨,为精神而升华和买单!

乞讨的尊严(修订)

德国慕尼黑街头艺人

乞讨的尊严(修订)

美国纽约的街头杂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汾阳   襄阳   慕尼黑   冬不拉   弹拨乐器   阜阳   铁通   巴黎   尊严   外表   通道   眼中   金钱   老人   精神   旅游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