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安徽不一样(四)

四、争议合肥,一枝独秀

西周时期周武王害怕有巢氏建立巢国地大势强、不便控制,便将巢国分为巢、庐(庐意房屋、与巢同义)二个国家,分别称巢伯国、庐子国。其中庐子国建都于庐邑,即今天合肥市区西北。这个时候只有“庐”,还没有“庐州”一说。而合肥最早出现在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意即合肥作为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运接点,是南北皮革、鲍鱼、木材的转运站,这使得合肥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有文人将之作为合肥自古在地理位置及商业位置上的重要性的理论依据。但不可否认,在汉代至明清早期的历史记载中合肥记载寥寥。

“散装”安徽不一样(四)

合肥古地图

关于合肥名称来源另一个说法与淝水有关。唐代著名文学家杜荀鹤,在《送人归淝上》曾写道“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淝水来自合肥西南方向大约七十华里的紫蓬山,水源出山后分为二支,一支向东经城南绕到东关流入巢湖,称为南淝河;另一支向北经寿县注入淮河,称为东淝河(历史上淝水之战的区域)。按辞书之祖《尔雅》的解释:“归异出同”曰肥。所以叫合肥。北魏郦道元给出的解释则有所不同,他在《水经注》里写到: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

但无论如何,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有共同的交点而得名,则是不争的事实。历史上,合肥分属于九江、扬州、庐州等郡府。自明朝起有完整意义上的安徽地域,庐州府治的地位才逐步加强,直至解放后成为安徽省省会。

网上有争论合肥作为安徽省会的来源,但其实作为“散装”安徽,府治所在地的历史都不甚长。例如安庆,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省治由江宁移驻安庆为省会始,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安庆清廷省府就迁往庐州(今合肥),咸丰十一年(1861年)安徽省府回迁安庆,同治四年(1865年)设安庐滁和道、道署驻安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裁撤,其作为安徽省会时间断断续续也仅为百余年,只是因为“安徽”省名中首字取自安庆地区而一直被网上叫怨不已。而此之前南京(应天)作为南直隶府治时间要远长于合肥与安庆——看来“徽京”名不虚传。

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同意安徽撤销地级巢湖市,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分巢湖。合肥获得居巢区和庐江县,一跃从大湖时代跨入沿江城市,合肥人口也直指千万级。2020年合肥国民收入产值跨入万亿行列,位列全国第20位。随着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原先的交通劣势正在逐步弥补,原有的城市区位优势也在变迁,例如原来中国只有南京、武汉才可以跨越天堑长江,而目前长江干流宜宾以下段就已经有超过150座桥梁建成或即将建成,这也给了“散装”安徽新的发展机遇,高速、高铁、陆桥正在重新定义距离和空间。

“散装”安徽不一样(四)

现代合肥

在合肥“一城独大”外表下,安徽也需要更多城市能够迎头赶上,目前看来滁州、芜湖、蚌埠将会有机会获得快速发展。在合肥和长三角城市群的苏南板块间下个“活”子也成为当务之急!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挥重大变化,自16世纪起的海洋发展带正在向陆海两方面重新演化,陆桥建设将会重新发挥新的重要作用,期待安徽在这方面能大展宏图,再筑灵魂!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水经注   太平军   安徽   咸丰   淮河   巢湖   货殖   安庆   芜湖   陆桥   省府   安徽省   合肥   长江   省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