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润肤当道

无论容颜还是生理需求,我们的身体永远都离不开水的滋润。秋天是体内水分的“敌人”。平素饮食补水不足、熬夜劳神损耗体液,已经使得体液不足,秋天的主打气候——燥,更加重了水分流失。


天干物燥,润肤当道

天燥润肤正当时

燥气伤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其中“皮”说的就是皮肤,皮肤是否保养得好取决于肺对于皮肤微循环的调节能力是否和谐。所以秋天肺脏容易损伤,连累皮肤的水分逃逸得无影无踪,这是对皮肤最大的伤害。

自检一下,你的皮肤干到第几期?


第一期:水分丢失得不多,你会仅仅觉得皮肤有发紧的感觉,尤其在吹风之后、室外归来时,沐浴后或是外出避开风吹会缓解。

第二期:皮肤出现了明显的干燥不适,即使避开风吹和室外干燥环境,也不会有明显缓解,只有涂抹滋润型护肤品或做完皮肤保养护理后才会感觉有所缓解。

第三期:皮肤干燥明显、瘙痒,同时伴有脱屑,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明显缓解。


内调外养润肌肤

滋润皮肤需要内外兼修。

内调


在中医最鼎盛的唐朝,流行从内调理自身的导引疗法,类似于气功疗法和自我按摩。

1.自我导引

比较适合秋季按摩的穴位是少商穴,在双手拇指的外侧指甲角旁约0.1寸,用指甲掐按该穴位,有酸痛或酸麻的感觉就可以。此法可以调节肺的功能,促进肺输送体液到全身各部位,确保皮肤水分供应充足。

天干物燥,润肤当道

2.运动润肤

每日坚持跳绳30分钟。这种主动运动会蒸发出大量汗液,使皮肤被动地接受来自体内深层的体液滋润,同时排出影响皮肤吸收水分的垃圾产物,让你的皮肤看起来更富有水分。


最近的日子里可以多吃鲜玉米,营养丰富、润肤,又能调中开胃。


茶饮则推荐沙参乌梅饮。秋季对皮肤最有益的茶饮就是这个了。此茶以麦冬15克、沙参15克为主,再加入乌梅、鲜山楂各3枚,开水冲泡或用凉水煎煮均可,用来代茶饮。口感酸甜,可以解渴,同时给皮肤一个从里到外的滋润。

天干物燥,润肤当道

外养


外在“调理”是从头到脚向肌肤给水。脚是我们身体的根,皮肤的好坏与否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我们对脚的养护。而水液从根部被吸收、运送到枝叶需要一个过程,浴身相当于喷些水到身体的“枝叶”上,可以增加对皮肤的滋养。

1.足浴

可以用熟地黄、当归各30克,山茱萸、牡丹皮、泽泻各15克,食盐2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使用,泡足15分钟即可。做完药浴后,一定要在脚上涂滋润性的护足霜。


2.浴身

将北沙参、麦冬、金银花、天花粉、当归、玫瑰花各30克,白芷10克、乌梅5克加水煎煮,泡浴之前再加入牛奶1000毫升,浸泡30分钟。可以明显改善皮肤干燥瘙痒,同时身上还会留下淡淡的花香。


3.在家制造海洋气候

北方人到南方旅行,皮肤是最快适应地域变化的。秋天可以使用加湿器,在家创造出一个沿海的湿润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乌梅   沙参   麦冬   天干   体液   当归   穴位   当道   加水   枝叶   滋润   室外   水分   秋天   皮肤   身体   感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