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处暑

8月23日

秋乃至

农历七月十六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伏天渐入尾声

仍见凉风与热浪追逐、嬉戏


处暑有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一候:鹰乃祭鸟(8月22~8月26)

处暑后

秋凉开始弥漫

秋风渐啸,天地清明

此时鹰也感知秋之肃气

搏杀猎物而祭

古人称之为“义举”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二候:天地始肃(8月27~8月31)

“天地始肃”

典出《逸周书》七十二候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萧瑟之气弥漫

古人所说的

“秋后处决”正是如此

即是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

在秋季不可骄盈

要谨言慎行,反省收敛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三候:禾乃登(9月1日~9月5日)

“禾”是五谷各类

“登”为成熟

古人认为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是万物的基本规律

处暑时节

五谷各类农作物成熟

迎来万物收成之季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正如一晴方觉夏深

季节的更替

往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最坚实的积累

只为前方更美的邂逅

......


处暑话养生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着衣上,讲究春捂秋冻

利于收敛阳气

就寝时,应注重保暖

预防秋风凉脾胃

多开窗使空气流动

让秋杀之气荡涤暑热之气

调整作息,注意秋乏


处暑时节饮食宜清淡

合理营养搭配

宜增咸酸少辛辣烧烤

可食用梨、百合、莲藕、荸荠等

滋阴润肺食物

多喝水、多喝粥

预防秋燥


处暑话风俗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秋游:秋高气爽 迎秋赏景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

正是人们畅游郊野

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开渔节:千舸竞发 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

沿海地区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

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此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

鱼群会停留在渔场周围

鱼虾贝类发育成熟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

处暑意味着渔业收获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吃鸭肉:处暑送鸭 无病各家

鸭肉味甘性凉

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

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

北京人吃处暑百合鸭

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

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

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放河灯:悼念逝者 祈保平安

处暑前后民间接近中元节

俗称“作七月半”

其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是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

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中元夜放在水中

任其飘流

向海神祈保平安

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

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处暑话诗词

刚同盛夏作别,又与秋风撞个满怀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咏廿四气诗 ·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

明·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END】

文章综合整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曲江   秋风   处暑   鸭肉   滋阴   平安   渔民   凉风   盛夏   鸭子   时节   古人   万物   民间   成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