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被侵害”比不过124盒月饼?阿里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近日,“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曝光,再一次将阿里巴巴推上了风口浪尖。强制出差、灌酒侵害、向上级反馈无果、维权遭驱赶,事件背后到底是个别行为还是企业文化的默许?

“女员工被侵害”比不过124盒月饼?阿里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1

“都是业务性质的的问题,经常要出差,我早就知道要出问题。”

“现在我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只招男生不招女生了,女生不适合这个工作。”

“你觉得不喝酒,这个济南华联和一些北方的商户以后的业务能谈下来吗?”

这三句话出自阿里P8之口。

“女员工被侵害”比不过124盒月饼?阿里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一句“早就知道”,颇有“事后诸葛亮”的自以为是;

一句“女生不适合这个工作”,不直面问题,而把问题的发生“甩锅”给性别;

一句“不喝酒业务能谈下吗”,将默认陪酒行为的企业文化昭然若揭。

“女员工被侵害”比不过124盒月饼?阿里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在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多次向公司相关负责人申诉却遭到敷衍,“已读不回”,坐视不管,甚至对受害者说,不开除对方,是为了降低影响,更是出于保护你的考虑。

这个说法可谓冠冕堂皇,而又荒谬至极。

在老牌的互联网企业中,阿里鲜明的特征之一便是:“价值观统治一切”。2019年,阿里公布的新价值观中客户被放在第一位,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考察使用的是“潜力”+“绩效”,而阿里使用的是“绩效”+“价值观”。高绩效但价值观不符合的人,在阿里被称为”野狗“;低绩效但价值观符合的人,在阿里被称为”小白兔“,马云的原话是:我们要赶走野狗,请走小白兔。

“女员工被侵害”比不过124盒月饼?阿里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2

从2016年中秋节阿里员工抢月饼事件,到2020年蒋凡事件,再到如今的“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阿里建立的价值观体系正在一步步走向失灵。

当初,在集团内部抢月饼的事件中,阿里安全部门的4名员工利用“外挂”,多刷了124盒。得知此事后,行政部门以维护企业文化为由,半小时便掏出了解约合同,将4名员工扫地出门。

如今,称遭到强奸的女员工8月2日将消息上报给公司,在公司内部投诉流程失效的情况下,采用在员工食堂散发举报材料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才惊动阿里高层,直至8月9日凌晨,公司才对涉事人员进行处理。而在受害者申诉的这段时间内,当事人曲一如往常一样,活跃在各个群里,并极力掩饰这件事情,甚至还在与此次事件的直接相关方商户(济南华联)进行工作对接。

“女员工被侵害”比不过124盒月饼?阿里的价值观引人深思

3

如此鲜明对比令人不寒而栗,多次求助充耳不闻的阿里,却可以因为124盒月饼半个小时就将当事员工开除,到底是为维护企业文化,还是对普通员工的随意拿捏与轻视,这不禁令人深思。当“维护企业形象”成了资本标榜公正,逃避责任的常用话术,深受其害的就只有底层员工。

2020年,淘宝天猫总裁蒋凡陷桃色风波,阿里对蒋凡的处理结果也只是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降职”处理,记过处分、取消奖励。从蒋凡到此次事件中最初被组织层层包庇的曲一,关于阿里“刑不上高P”的质疑、气愤甚嚣尘上。阿里对外扛起价值观大旗,在公众面前塑造有高度“精神洁癖”的企业人设,对抢月饼的普通员工杀伐决断,然而近几年却又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价值观的底裤可以如此伸缩无常——面对更挑战公序良俗的事,打下的板子既轻又慢。

关于“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人民日报评论称,时至今日,人们理解并思考企业文化,早已不局限于“有没有”,而更看重标定得“对不对”、践行得“好不好”。企业文化从来不只是写在纸面上的名词,而是内化于员工之心、践行于制度之中的举措;从来不只是提起来漂亮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力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碰到危机,与其“震惊,气愤,羞愧”,不如省思、查漏、行动,给企业来一次“制度升级”,更给企业文化来一次“实质校准”。

企业的“企”正因为有了人才能长久发展,如果把位于价值中心的人拿掉,“企”就成了“止”,企业一旦失了人心,又何谈未来?


【END】



文章综合整理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阿里   月饼   价值观   员工   引人深思   野狗   济南   企业文化   受害者   绩效   气愤   事件   业务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