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丨时至春暮,雨生百谷。

雨,天生的文艺气质。


桃花雨,杏花雨,黄梅雨,梧桐雨,芭蕉雨乃至春雨,秋雨,黄昏雨,江南雨……哪一种雨的修饰,不是一个古典诗境?哪一种雨的叫法,不氤氲着东方美学?


唯独谷雨,不一样。


它朴素,沉着,明亮,却又饱满。


谷,雨。这两个奇妙的仄音组合到一起,像是天空押向大地的韵脚。相对于桃花雨、杏花雨,谷雨的意象、谷雨的声响里,自有一种蕴藉而执着的力量,带着雨水的质感,和大地的胸怀。

谷雨丨时至春暮,雨生百谷。


我对谷雨的感觉,与其说源于“雨”,莫如说源于“谷”。


儿时的老屋里,立着一个硕大的木桶。高米许,径四尺,盖圆,箍竹为边。桶置于窗下,兼作书桌。几十年过去,木桶不知所踪,只是记得那桶里盛装的金黄稻谷。


那是红薯丝当饭的时代。一家老小的口粮,多在那个木桶里。


每次我看见父亲揭开桶盖,一瓢一瓢将谷子倒入箩筐时,他的神情很肃穆。谷粒的明黄,衬着他那半头斑白。那沙沙作响的空气里,似乎存有一场无声的仪式。


或许,那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吧。窗外飞着雨,抑或飘着雪,那一桶谷子,就像是一桶温情的安慰。一颗颗谷粒,亦如一粒粒阳光。


双手捧起,是沉甸甸的喜悦。伸进谷堆,就像触到父亲那双正在田间劳作的手。


谷子,是大地的哲思。如果,花朵是大地的诗语的话。


谷雨丨时至春暮,雨生百谷。


一株禾苗,从分蘖、打苞、扬花到稻穗的渐渐饱满,轻轻低头,那过程是否有过姹紫嫣红的美丽?是否有过沁人心脾的芳菲?没有。


然而,稻谷以其素净的本真托起了苍生。


谷子如此稳重,低调,含蓄,亦如泥土。每一粒谷,贮满了日月雨露的精华。然而,若不是将其碾成米粒,若不是进入烹米为饭的过程,你压根儿都不曾知道,原来稻米之中藏着足以盈室的生命清香。


一粒谷的记忆,显然不会没有“谷雨”。


谷雨,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这节气,似乎有理由生出“花褪残红”的暮春伤感,或生出“常恨春归无觅处”的怅惘若失,然而,它没有。相反,这一段时光里听得见大地遇见五谷后的那一声怦然心动。


以上文字摘自

《天地有节: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智慧》

谷雨丨时至春暮,雨生百谷。


24篇美文诗意解读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之美、哲学之美、生活之美;24幅征服联合国申遗评委的“二十四节气国画”与之相得益彰。


《天地有节:二十四节气的生命智慧》以文化散文的笔法,书写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之美、哲学之美、生活之美,饱含诗意与哲思,亦充满了作者对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的深刻反思,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其最大特点是,作者跳出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性介绍,以个体体验性的文学笔法书写,别出心裁地激活了历史、文化与思想,又能深入浅出,足以唤起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与亲近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谷雨   谷粒   哲思   笔法   稻谷   木桶   谷子   节气   杏花   诗意   大地   智慧   生命   天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