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1925年10月10日,就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驱逐出宫还不到一年的时间,紫禁城变成了故宫博物院

这是故宫的一次巨大的转型,普通百姓也可以到故宫里悠闲地散步了。

随着帝王的宫殿变为博物院,故宫的藏品也被赋予了新的现代含义,它不仅是政治合法性的代表,更是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的一个象征。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故宫博物院开幕典礼盛况

然而,故宫的文物,也由此开始了“颠沛流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刚刚爆发,民国政府就决定筹备故宫文物的南迁工作,“国亡有复国之日,文化一亡,便永无补救之方了”,即使国土沦丧,代表中华文明的文物也绝不能损毁。于是,在抗战期间,故宫的文物分为三条路线,为躲避战火而迁移。

1947年,这些流散的文物再次集结在南京。然而,随着内战战况的进展,民国政府决定撤台,故宫文物被迫再次“流亡”。

从1948年12月21日起,到1948年的2月22日的48天中,五千五百二十二箱国宝迁台。这些文物,构成了今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主要馆藏,这其中有珍贵的宋元古籍、有著名的《富春山居图》、翡翠白菜、东坡肉形石、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正如台湾海峡将大陆与台湾分割开来一般,故宫的文物也从此天各一方。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文物迁台伊始,暂时存放在北沟的防空洞中

这些迁台文物,得到了精心的爱护,为了存放和展示这些国宝,1965年11月12日,也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如今,那些在两座故宫博物院欣赏青铜器、瓷器、雕塑和其他奇珍异宝的游客,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文物经历的非凡历史,以及在海峡两岸建立两座故宫博物院的传奇故事了。

为了让读者能够了解20世纪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转移避险的这段伟大(伟大之处,在于故宫文物安然度过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年代)而充满戏剧性的非凡经历,以及何以在海峡两岸创建两座故宫博物院的传奇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近期出版了《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一书。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这是一本十分小巧的书。作者马克·奥尼尔(Mark O'Neill),根据两岸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对其后人和两座博物院院长的专访,完成了这次完整的陈述。书中的字数不算多,大约12万字,但文笔细腻、扣人心弦,这正是所谓的“小”。三联书店的编辑,颇费心思地将“溥仪与庄士敦”“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故宫文物”“西迁文物在川陕公路上艰苦运输的情形”“文物迁台后在北沟暂时安放”等历史老照片进行了细致的修图,以最为清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并加上了严谨的图注。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是一本关于历史、政治和艺术珍宝的书。

无论是北京故宫的文物,还是台北故宫的文物,这些珍宝是属于全世界的中国人,是炎黄子孙的共同遗产。我们无法将这些文物跋山涉水的艰难旅程与伟大祖国的命运分割开来,它们的命运是整个国家命运的组成部分。

两岸故宫: 一个世纪的传奇

今天的中国已经比以往更加富强,两岸故宫博物院不仅迎来大批游客,也通过捐赠和购买的方式不断丰富馆藏。更多的文物正在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未来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故宫   紫禁城   两岸   传奇   世纪   台北   博物院   海峡两岸   珍宝   国宝   中国   民国   文物   命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