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投资上千亿、耗时九年,港珠澳大桥被称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更是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通车后却被很多人嘲讽是好看没人用的花架子,更有人称开上桥头就想掉头。那么,港珠澳大桥为何会面临如此境地?真的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吗?

首先,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番港珠澳大桥的情况。港珠澳大桥的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设想的伶仃洋大桥,后来伴随着香港澳门回归,大桥修建正式提上日程。经过6年筹备,9年修建,耗资1269亿后,全长约55公里的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落地通车。港珠澳大桥主要由三座通航桥即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九洲航道桥与一条海底隧道及四座人工岛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公里,最深达到48米,分别摘得世界第一长海底隧道和世界第一深沉管隧道的桂冠。大桥能够应对多种紧急情况,比如抗风抗震、防撞、消防等,安全性能、使用体验等都是世界领先水平。

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那么,花费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修建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后表现如何呢?最初修建的时候,就有人唱衰,认为大桥修建难度十分大,修建时间也很长,最终效果如何难以预测。不曾想,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实实在在陷入了车流太少的尴尬境地。开通逾三个月后,累计车流仅约35万车次,日均约三千次左右,而在2008年建设港珠澳大桥可行性分析时,预估初期的车流为日均9200-14000车次,实际比预期低了三到五倍,以致平日里大桥十分冷清。很多慕名而来的司机都称开上桥头就想掉头,更甚者称大桥就是摆设。

按理而言,粤港澳地区经济十分发达,大桥上的车流应该川流不息才对,怎么会因为车流太少被很多人认为是摆设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其一,行车习惯差异大。虽然同属于一个国家,但香港回归后被划为行政特区,很多规定与内地不同。其中就包括交通,内地是车辆是靠右行驶,但是香港却是靠左,车辆驶入香港路段,就得改变习惯。因此,由于香港与内地不同的交通习惯,而其他水陆空交通也十分发达,所以不少人不愿意自行驾车去香港。

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其二,通关手续复杂繁琐。港珠澳大桥对行驶的车辆实行“三地三检”通关模式,其中珠海和澳门采取的是“合作查验,一次放行”。而查验的不仅是人,还包括车辆,且车辆通行的手续十分复杂,目前能够上桥的基本是拥有两地车牌的车辆。此外,拥有两地车牌并不意味着能够上桥通行,还需要申请配额,在港珠澳大桥开通前,发放给私家车的配额分别为香港10000个和内地1000个,此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发放配额的要求严格,数量也少。同时,汽车购买的保险也不能做到三地全覆盖,必须在上桥前,根据自己目的地购买两地或者三地的汽车保险。因此,在如此复杂的查验手续和较少配额的情况下,大桥的车流就十分冷清。

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会比较疑惑既然因手续而致车流过少,为什么不取消如此复杂的通关手续呢?其实是目前还不具备取消的条件。香港和澳门面积虽然不大,但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很高,如果放松限制,就很容易出现内地人流大幅度朝两地特别是香港涌去,挤占当地人的生存空间,破坏特别行政区自身发展的稳定。即便现今限制十分严格,很多香港人还认为内地人挤占了香港人的资源,比如前不久发生的香港暴乱,就有很多人抗议内地人到香港投资房产使得香港房价居高不下,虽然香港房价高不能归因于内地人,但不可否认内地人到香港投资买房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港澳和内地为了自身发展,不得不设置十分复杂的限制条款。

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建成后港珠澳大桥发挥的作用远未达到预期,那么当初为何会修建它呢?主要可以从这两方面理解。第一,连接三地,促进大湾区发展。在香港和澳门没有回归祖国前,借着国际发展红利,经济发展水平在内地之上。但港澳地区很小,市场也小,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同时带动内地经济发展,便规划修建港珠澳大桥。大桥的建成,可以将原本三个小时的车程缩小至一个小时,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还能令三地形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技术、人员流动,加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第二,利用香港经济和产业辐射效应,带动珠海乃至珠江西岸的发展。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其中珠三角势头更足,但内部仍然存在不平衡。深圳与香港比邻,珠海与澳门相接,但香港经济体量和产业实力都远超澳门,于是深圳凭借着香港带动发展速度也远超珠海。而港珠澳大桥修通后,就能够让珠海吸收部分香港红利,依托两大行政特区的经济输血,减小自身与深圳的差距,平衡珠三角发展。

投资千亿粤港澳大桥:车少成摆设被质疑,我们的建设目的是什么?


那港珠澳大桥未来是否会一直被当作摆设呢?显然不会。国家建设港珠澳大桥也不是短视地看车流量的多少,而是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就比如国家铁路局修建高铁网,年年亏本也热火朝天地在全国各地铺设线路,即使有的线路人流低,回本速度慢,为了方便人群使用和连接各大经济区,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力,铁路局仍旧不停地投入资金修建高铁线。又比如国家倡导的农村每家每户都通公路的计划,短期看来,农村没有几家人有车,公路使用频率十分低,但国家仍旧投资修建。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并不是想着立马就能看到成效,而是短期能惠民,长期能为国家发展注入动力。今后,随着三地一起努力使得大桥的法规更加完善和人性化后,大桥不仅会车流不息,还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家的基础建设是为未来预,我们不应该只凭短期的收效就忙着质疑或否定一项难度和成就都是世界级的奇迹。未来,港珠澳大桥一定会为中国的发展发光发热的。

本文由周老师说科普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大桥   摆设   目的   澳门   珠海   车流   航道   配额   香港   深圳   两地   隧道   手续   车辆   内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