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媒体平台转载需本人同意方可!

阿克塞老照片有这么多,对于本人而言也是惊喜的。从建国初期到新世纪,阿克塞实实在在变化了很多,虽非阿克塞人,这里依然祝愿阿克塞的人民辛福安康、欣欣向荣!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6月20日 司马摄【下同】

从敦煌坐汽车沿着公路奔驰,不久就可到达祁连山麓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这里居住着豪迈快乐的哈萨克族人民。
阿萨克族人民在解放前,他们曾经过着多么悲惨的生活!反动派在这里进行着血腥的统治,对哈萨克人民进行野蛮的杀害。哈萨克族人民只能卷起简单的行装,到处流浪,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
解放后,这里像其他民族地区一样,各方面有了急剧的变化。政府帮助他们重建了家园,救济了大批的牛羊。1954年,哈族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去年这里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建立了居民点、学校、托儿所,真正的幸福生活开始了。

阿克塞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已经实现了定居轮牧的生活。这是海子大队牧民的居住点。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哈萨克族帐篷小学是人民公社化后建立的,现在海子大队的学龄儿童都上了学。这是在冬不拉的伴奏下,学生们欢乐地跳舞。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从游牧变为定居后,孩子们都能安心上学了。这是放学后整队归家的学生。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草原上的流动贸易组为牧民们带来了生活日用品。解放前牧民们拿一头羊才能换回一块砖茶,现在,用不足于2斤羊绒的价钱就可以买到一块砖茶,因而牧民们称流动贸易组是共产党派来的“造福的人”。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草原上有了邮递员,哈萨克族人民很快可以看到哈萨克族文的报纸。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温暖幸福的定居生活。流浪了多年的哈萨克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是哈萨克族妇女正在帐篷里绣花。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哈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现在,平均每三户就有一部缝纫机。图为哈族妇女缝制新衣。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草原上出现了人畜两旺的新气象。牲畜已由1952年的不足100头,增加到6万多头。这是哈萨克族的牧民们正在抓羊绒。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国家有计划地、以公平的价格收购畜产品,有力地促进了牧民们有计划的生产。这是收购组正在收购羊绒和羊毛的情形。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人民公社化后,哈萨克族人民按劳评工计分,领取工资。这是哈族人民正在领取工资。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0月7日 郝常耕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著名哈族猎手多奎。他在去冬今春的狩猎季节里,用170发子弹猎获3141只野马,野牛和青羊。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3年5月28日 敏钟杰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今年羔羊获得丰产。全县新增成活的羔羊共44,000多只,平均成活率达到94.6%。在接羔的繁忙季节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各级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领导工作。这是县委委员热合买提(左)在民主公社第一生产队和牧民一起喜看羔羊。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3年7月16日 敏钟杰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民族贸易公司和平公社商店,积极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组织流动贸易组,深入居民点,送货上门,受到牧民欢迎。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普遍实现了合作医疗,牧民健康得到基本保障,草原上人丁兴旺。这是和平公社卫生院的哈萨克族医生穆拉提汗到生产队巡回医疗。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3年9月14日

阿克塞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歌手阿德里汗尽情歌唱,歌唱祖国。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7月17日 张生贵

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解放以来最大的一项草原水利工程大哈尔腾引水工程,目前已建成长14公里的渠道和八座分水闸,使20000亩草场得到了灌溉。这项工程由国家和集体投资,全部建成后可灌溉草场40000亩。图为在哈拉湖北端汇集的冰雪水通过渠道流向戈壁深处。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7月25日 张生贵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团结乡百货商店售货员比哈依卡(左),二十多年来,坚持用骆驼把生活日用品送到偏僻的牧业点,被牧民誉为“草原上的好后勤”。现在,她已年过60,仍坚持和两名青年一起为牧民服务,每年完成十多万元的销售任务。1983年商业部授予她劳动模范称号。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10月11日 张生贵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邮电局哈萨克族邮递员扎甫然,在草原上从事乡邮工作近20年,累计行程25万公里,投递报刊、邮件215000余件无差错,荣获全国优秀投递员和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图为扎甫然(左一)到哈萨克族牧民帐篷投送报刊。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5年4月3日 张生贵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民族教育发展较快,全县已建立两所中学,六所寄宿小学,在校学生一千多名,儿童入学率达90.6%。图为建设乡民族寄宿小学哈萨克族教师毕赞(右一)正在辅导学生学习。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阿克塞的千里草原上,现在全都通了长途客车,通车里程达到500多公里。促进了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方便了人民生活。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阿克塞哈萨克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开始讲究穿着打扮。图为哈萨克族妇女在市场选购服装衣料。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新县城一角 1999年8月23日 武斌


酒泉阿克塞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漂亮的城市形象广告牌 同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哈萨克族   哈萨克   酒泉   居民点   砖茶   生产队   邮递员   劳动模范   解放前   草场   牧民   族人   羊绒   羔羊   自治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