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是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0年9月

玉门油矿的钻井工人们正在井架上工作。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玉门油矿真空蒸馏厂的工人正安装液面管制器。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京津暑期实习生们正在细心听取玉门油矿的技术员讲解水泵的用法及构造后马上动手拆泵,工人同志在旁耐心介绍泵的操作经验。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1年3月

玉门石油矿在1950年就完成了庞大的恢复建设工程。在这个修复工程中,全体的职工发挥了高度的工作热情,使油矿迅速的开始了新的生产。玉门油矿石油河之一角。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这是1953年10月康世恩在职工大会上作生产动员报告。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4年

玉门油矿修建了一座设备完善的医院,有病的工人在这里可以得到免费治疗。这是医院宽敞洁净的病房。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4年4月19日

全国著名的玉门油矿,今后将有计划地扩大开采规模,供给全国各地炼油厂炼成各种石油产品。全矿1954年的汽油计划产量也将比去年增加,此外,还将为国家生产15种石油产品,进一步满足工业、交通建设的需要。
玉门油矿钻井队队长、著名的劳动模范郭孟和(左)正在检查丁31号井的工作情况。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随着石油生产的增加,玉门油矿正在积极培养运输人才。这是女司机崔秀珊和她的助手张桂英正在准备行车。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4年8月2日

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地质系的研究生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到玉门油矿进行实习。这是北京石油学院的苏联石油地质专家札巴林斯基(左第二人)和苏联采油专家吉玛都金诺夫(左第三人)在玉门油矿生产油井旁边向研究生们讲解和指导他们观察油井的开采情况。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8月12日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1952年11月,在戈壁滩上的玉门油矿地方成立了一个国营贸易公司,几年来,随着油矿生产的发展,石油工人购买力逐步提高,贸易公司也相应得到发展。为了适应矿区面积大,职工居住分散的特点,这个贸易公司分设有四个大的门市部、6个固定供应组和四个流动供应组,经营的商品种类有4000多种,每天的营业额平均可达4万多元。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7月14日 胡越

最近,玉门油矿区百货公司各个门市部里增加了一批来自上海的售货员,他们在工作中良好的服务态度,受到玉门油矿职工和家属们的赞扬。他们大多是原上海公私合营商店的职员和学徒,自愿报名来西北地区参加建设工作的。这是在中国百货公司玉门市公司的门市部里,从上海来的售货员李桂娣(右一人)和蔡万芹(右起二人)正在接待工人选购床单。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8月12日

玉门油矿青年团组织为使矿区职工子弟小学的少年儿童愉快地度过暑假,举办了“少年儿童乐园”,组织少年儿童进行有益的和活泼有趣的集体活动。这是少年儿童们在矿区的公园里进行各种活动。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8月13日 胡越

兰新铁路清水以西的定线测量已到达玉门油矿。清水至玉门段141公里的定测工作是兰新路1955年的第一项定测任务,全部勘测工作完成后,就可进行施工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技术设计了。图为勘测人员正在玉门油矿附近的戈壁滩上进行定线测量。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8月19日

玉门矿务局1955年在酒泉盆地里新建成一所石油工人疗养院,可容纳疗养员60名。疗养院有幅射热治疗室、平流电疗室、超短波治疗室、腊疗室、光疗室、化验室、四槽浴治疗室等较完善的设备,对及早恢复疗养员的健康起很大作用。
这是在酒泉盆地上新建成的石油工人疗养院外景。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玉门油矿油厂的工会主席阎兆麟正在超短波治疗室内用超短波热力器进行治疗。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8月23日

在酒泉盆地上有一个专为供应玉门油矿工人蔬菜食用需要的农场。农场的170多亩菜地里,种满了17种不同的蔬菜。随着玉门油矿的发展,这个蔬菜农场也在不断地扩充着。每天有装满蔬菜瓜果的卡车到玉门油矿去。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11月28日

为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各高等学校都在一定时期组织学生到工矿、农村进行生产实习。这是1955年夏天,北京石油学院300多名学生到甘肃省玉门油矿进行生产实习时,玉门油矿的技术员王开荣(右蹲者)向学生们讲解有关钻井的技术。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12月13日 赵淮青

玉门油矿炼油厂研究室试制钠性润滑脂和钙性润滑脂成功,并已在1955年5月份正式生产。图为工人在操作皂化罐制造钠性润滑脂。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12月6日 赵淮青

玉门油矿新建的大型原油电力脱盐厂已在1955年11月下旬建成,现已开始试运转。这个厂是在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的帮助下建成的。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玉门油矿的几十个石油钻井队已在1955年11月20日提前完成了今年的钻井计划。今年玉门油矿的钻井任务比1954年增加1/3,等于1952年的15倍。由于钻井队的职工们大力推广苏联快速钻井的先进经验,提高了钻井效率,因而保证了全年钻井任务的提前完成。
这是三号重力高区队303井队队长傅积龙(左)和实习员谢国光(右)在研究如何根据地层情况调换钻头。这个队到11月20日,已超额完成了全年任务的130%多。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4月21日 茹遂初


创造“安全快速钻进先进经验”的玉门油矿田文宽模范钻井队,在去年平均每月的钻井速度比国家计划高出93.4%。从1953年到1955年,连续三年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去年钻了九口井,没有发生一次卡钻事故。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胡越摄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这是第一列油槽车正在玉门油矿装油站装油 同上

满载着原油的第一列火车1956年7月1日从玉门油矿区开出。至此,兰新铁路火车已能通行820多公里。图为石油工人和铁路职工聚集在车站上,欢送第一列火车自玉门油矿区开出。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7月6日

我国第一个地质采油科学研究所已在玉门油矿建立起来。这个研究所不仅是为开发玉门地区油田解决重要的技术问题,同时还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地质采油科学研究实验人才的任务。目前它设有5个研究室,正在进行8项科学研究工作。
这是工程师严文俊(左),在给来自柴达木盆地的技术员刘大任(右)讲解油层压力变化时,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现象。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7月20日

随着兰新铁路铺轨到玉门油矿,玉门油矿车站开始出现了一片繁忙景象。这里每天都有满载着天然石油的列车启程东运,支援玉门油矿建设的各种建筑器材也陆续由东北、华北等地运到。这是玉门油矿车站上堆满待运的沥青。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8月3日 胡越

玉门油矿在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地球物理勘探、钻井、试油等十四个队的工作人员,前往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克拉玛依等油区,开发新油田。目前,全矿职工正在通过师徒合同,短期训练班等形式,加速培养技术力量,满足本矿和其他油矿的需要。
在炼油厂的仪器短期训练班里,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正在听技术员李润珠(左)讲解流量计的核对方法。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这是测井试验工作人员正准备将放射性测井仪下入井内,进行测井试验 1956年8月11日 胡越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8月11日 胡越

我国第一次放射性测井试验已于1956年7月25日在玉门油矿老君庙油田开始。这一次进行的放射性测井试验是利用苏联55型放射性测井仪和51型全自动电测仪配合工作的。图二为玉门矿务局地球物理处测井大队副主任工程师高光兴在仪器车上操作的情形。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8月22日 胡越

下班后,运动场上展开了篮球比赛。玉门油矿各单位都有自己的篮、排、足球组织和乒乓球队。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玉门油矿老选油站之一 1956年9月10日胡越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玉门油矿老君庙油田上的钻塔 同上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6年10月29日 胡越

在向科学文化进军的高潮中,全矿有1万3千多名职工参加了晚上的业余文化学习。这是玉门油矿采油厂的工人在业余文化学校上地理课。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6月4日 王琪

玉门油矿炼油厂的职工帮助玉门市郊西湖农业社建设了一个小炼油厂。这个厂的全部设备只是一只大油桶和一些废钢管,炼油过程简单。
这个小炼油厂一年能产汽油、煤油、柴油等二百至三百吨,可供农业社两辆汽车、三台拖拉机和六百户农民用一年。目前,社员们已在工人的帮助下,利用油矿的废油,开始炼油。
社员们开始炼油了,大家焦急地期待着第一炉汽油从炼油炉炼出来。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玉门油矿炼油厂的工人侯智儒(右)、李三珍(左)正在安装小炼油厂的炼油炉。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4月7日 黎枫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声势浩大的生产高潮正在我国“油都”——玉门油矿蓬勃展开。三万多名石油工人决心做到分秒必争,斤两不少、保证比1958年多产一倍石油,高举这面丰收大旗,前赴北京参加群英大会。
现在,全矿职工正在进一步修订计划,搞协作,大闹技术革命。争取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多生产60%的原油,钻井工人们则在“钻透祁连山,战胜戈壁滩”的英雄口号下,力争钻井进尺比第一季度多一倍。
落后的队伍也在高潮中赶上来了,3238钻井队,过去任务完成的不够好。在这次新的生产高潮中,他们于1959年3月中旬提前完成3月生产计划。他们并决心再创新纪录,进京参加“群英会”。这是边生产边建设的玉门鸭儿峡油田一角。这是3238钻井队在下钻的情形。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2月9日 敏钟杰

“分秒必争、斤两必争,保证提前和超额完成1959年的生产计划”——这是玉门石油管理局职工提出大干最后一个月的行动口号。现在,他们正在开展竞赛,加强油井管理和维护检修等工作,向胜利的终点前进。
玉门石油管理局职工努力争取新建和大修的油井早日投入生产。图为老君庙采油厂工人正用联合作业机快速大修油井。


甘肃玉门油田五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加强油井管理,稳定旧井产量。老君庙采油厂董存瑞班的工人正在细心地分析油井喷油情况,以便更好的掌握油井变化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玉门   柴达木盆地   老君   润滑脂   酒泉   兰新铁路   钻井队   油矿   苏联   油井   炼油厂   甘肃   油田   工人   职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