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包头市八十年代老照片已更新(内包括五十年代等图文链接,可点击打开),结合看效果更佳!未来会有百年照片图文。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包头市市区 1991年9月24日 施长江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新建的电信综合大楼 同上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0年2月13日 杨慎和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姐姐龙梅(左一)是包头市东河区人大副主任。如今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小家庭,丈夫是军医,儿女学习努力。(玉荣时任内蒙古残疾人协会副会长)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厂长陈维润(中)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开发新产品 1990年12月5日 陆金发

包头市磁性材料厂近7年来已开发352种新产品。该厂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从1983年开始抓新产品开发,成为“小型巨人企业”,并被电子工业部列为重点企业之一。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0年12月11日 陆金发

包头市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杰吾(左一)、章之华(右一)等,研制成功的低倍聚光自动跟踪太阳能电源(图右)已列入国家级高科技“火炬计划”。这是我国在太阳能电源研究中取得的新突破。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1年6月7日 杨慎和

包头钢铁稀土公司炼铁厂党委书记巴图(中)是从工人中成长起来的企业领导干部。他任党委书记10多年来,经常下车间参加劳动,被工人们称为“贴心书记”。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李桐悦(右二)在车间同工人一起研究产品质量 1991年6月12日 白斯古郎

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企业家、包头市棉纺总厂厂长李桐悦大胆改革,精减200多名非生产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并提高一线工人工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5年来全厂总产值翻一番,利润翻四番,被评为全国二级企业。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1年6月19日 施长江

23岁的包头棉纺织总厂青年挡车工常金凤(右)是17岁时进厂当工人的。她刻苦钻研技术,连年超额完成任务,1990年又以超产3833公斤的成绩提前3个月进入1991年。她从1987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包头市“年龄最小的劳动模范”,并荣获1990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2年10月10日 杨慎和

十四大代表、包头棉纺厂的女档车工金丽华在即将赴京参加十四大前,仍然在精心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金丽华做档车工近20年,每年均两个月完成任务,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1年9月24日 施长江

包头拖拉机厂是从只有20几个人的小厂逐渐发展起来的拥有1700名职工的大企业。时年产拖拉机两万台。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2年7月17日 杨慎和

在世界银行贷款资助蒙古国经济复兴的招标中,包头北方重型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击败世界上一些著名厂家一举中标,价值480万美元的17台40吨级自卸汽车经二连口岸出口蒙古国。载重汽车的出口在世界上引起较大震动,这标志着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将走向世界。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公司总工程邹成福(中)、总设计师周玉珑(右)等在总装车间检验产品质量 1994年11月1日 张福来

内蒙古北方——奔驰重型载重汽车制造公司投资10亿元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已累计销售250多辆。该公司已成为当时国内现代化重型汽车制造三大基地之一,为改变我国汽车工业“缺重”的局面做出了贡献。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3年1月16日 白斯古郎摄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杨慎和摄

我国第一座由农牧民集资兴建的游泳馆——银河游泳馆在包头市建成。这座由包头市郊区新城乡农民自筹自建的游泳馆,占地3116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95平方米,总投资达2600万元。新城乡是包头市副食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已发展起2000多家乡村企业,1993年总产值达3.3亿元,人均收入1800多元,是内蒙古首批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之一。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3年2月2日 杨慎和

包头市公安局研制成功三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内率先实现对市区人口的计算机管理,填补了我国人口研究缺乏机械变动和人口死亡原因的空白。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徐义根摄

1994年12月28日,中国民航包头至上海的首次航机抵达上海虹口机场,至此,中国民航包头至上海航线正式开航。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中俄两方技术人员正在一起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995年5月25日 白斯古郎

1992年投产的包头市苏蒙特亚麻纺织合营有限公司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中俄合营企业,1994年该公司完成产值4700多万元,利润1600多万元,所产提花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白斯古郎摄

包头附近1996年5月3日上午11时32分发生里氏6.4级地震,造成4人死亡,100余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包头市政府部门迅速成立抗震指挥部,并在震区设置热线电话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包头市九十年代老照片

王晔彪摄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包头高速公路1997年7月8日建成通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包头市   火炬计划   中国民航   包头   载重   游泳馆   内蒙古   车工   党委书记   车间   工人   人口   我国   全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