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巴里坤县组织人力手持喷雾器在地里撒药灭蝗,争取提前把蝗虫消灭掉 1958年7月3日 李义芳

1958年,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大河乡奎苏乡一带发生较严重的蝗灾,受害面积达30万亩,中央及时派来国产安二型飞机扑灭蝗虫,在蝗区喷撒“666”药粉后,蝗虫死亡率达90%左右,保证了农牧业的丰产。【飞机照片模糊就没写上来】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铺路机正在新疆境内铺轨 1958年8月6日 李义芳、齐观山摄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新疆境内的架梁铺轨工作正在迅速进行

跨入新疆境内的兰新铁路建设工作进展迅速。筑路工人三班轮流施工,日夜不停施工。新疆境内第一座大桥——红柳河大桥主体工程已完成,架梁铺轨工程正在进行;从红柳河到哈密以东的铁路土方工程已接近尾声,哈密以西的铁路路基工程也开始施工。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58年8月10日 齐观山、李义芳摄

哈密林业管理站的职工决定以二万多立方公尺的木料,支援新疆境内的铺轨工作,使铁路的建设者们能就地取得枕木,多快好省地建成这条铁路。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自治区民航局派来了飞机,为融冰化雪工作空投煤末 1960年8月29日 丁彬萱、苏俊慧摄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飞机在天山哈尔里克冰川撒下了溶冰的黑色物质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人们正在将空投下来的煤末撒开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参加融冰化雪的农场职工和公社社员们在海拔3700多公尺的冰崖上前进

哈尔里克冰川位于新疆哈密专区附近,储水量大、分布集中,离农田也较近。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在中共哈密地委领导下,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第一次融冰化雪活动。在人们的进攻面前,天山冰雪消融量比往年大增,已经融化的冰雪,使哈密地区部分农田得到了适时的灌溉。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沙尔乔克供销社1962年又超额完成了羊毛收购任务 1962年9月14日 丁彬萱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流动购销组的模范组员马汉(左)把货物送到牧民的帐篷旁出售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沙尔乔克人民公社供销社共有四个常年流动购销组,组员们经常奔波在公社各农牧区,及时供应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收购当地的产品,成为农牧民欢迎的买卖人。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11月24日 刘奇

在兰新铁路上有一批维吾尔族司炉,经过考试合格,被提升为火车副司机……这是哈密机务段新提拔的维吾尔族火车副司机合影。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2月16日

新疆交通厅哈密养路段天山庙工区养路工,常年驻守在天山顶上,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同冰雪搏斗,战胜各种困难,保证公路畅通无阻。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2月22日

哈密县回城公社社员带头积运肥料,争取1965年农业生产再来一个好收成。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8月6日 刘奇

在新疆哈密回城公社的地头上,新华书店的流动书摊正在向青年社员供应书籍。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5月17日 刘云莱

这是被誉为草原上“五朵金花”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沙尔乔克公社姑娘在一起交流预防羊羔疾病的经验。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6月6日 刘云莱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委一班人带头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推动全县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这是县委书记韩鹏图大河公社向社员讲解小麦栽培原理和技术。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12月9日 刘云莱

哈密地区红星二场改造盐碱地获得成效,连续五年粮食平均亩产超过“黄河”。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2月6日 刘云莱

这是哈密县东风公社社员在管理幼林。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哈密县公路两旁的防护林带。新疆的农田防护林,大都沿道路、渠道配置,既保护了农田,又美化了环境。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1年11月7日留资 李广宽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进行公社、县两级人民代表普选。这个县的普选是按照差额投票进行的。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3年10月5日 武纯展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牛畏予摄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老师正在新教室里给学生们上地理课

新疆巴里坤县新建的寄宿学校教学大楼开始使用,为解决游牧的哈萨克族子女就学提供了条件。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4月24日 夏力哈尔

在戈壁滩上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车务段黄芦岗站,全站职工都是女同志,她们不怕环境艰苦,团结战斗,已创造4219天无事故的好成绩,被铁道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授予“三八”红旗集体、新长征突击队、红旗车站等光荣称号。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5年9月6日 兰学毅

哈密县农艺师乌默尔江,坚持在农村搞林业园艺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20多年来他带领农民先后在戈壁荒滩上建起了22个大型苗圃,年产各种树苗现已达到400多万株。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1985年10月18日 戴顺清

驻在新疆哈密地区下马崖乡的边防部队某连军医于汉银扎根边疆15年,主动为驻地居民看病,1984年荣立二等功,1985年又获得了边陲优秀儿女银牌奖章。妻子梅玉英1979年从洛阳来到下马崖当教师,多次被县和地区评为先进个人。1985年6月夫妻双双出席哈密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县城新貌 1986年11月3日 牛畏予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展览馆 同上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巴里坤古城一角 同上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当地的地质部门组织服务队为滞留哈密的旅客送饭、送水 李广宽摄

新疆哈密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哈密铁路分局所属医院组织三个巡回医疗小分队,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为滞留旅客防病治病

1987年7月27日,天山特大山洪水冲断哈密至坂城的铁路,近万名乘客滞留哈密。哈密铁路分局和哈密的一些部门积极热情地帮助乘客解决吃、住、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对老、弱、病、残、儿童更是优先照顾。整整五天,未发生一起意外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新疆   哈密市   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巴里   哈密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冰川   天山   蝗虫   社员   农田   公社   境内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