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七区红崖子沟佑宁寺大经堂 1953年8月 卫王象摄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县城 1963年12月18日 李子青摄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4年9月1日 卫王象摄

这是互助县白茂村的土族青年马生荣(中右),他在西北民族学院第二期干部训练班毕业后回到家乡,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土族女社员在田间劳动 1957年8月9日 袁少柯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纳家农业社的青年社员刁玉梅(女)和胡宗德在演唱历史情歌——《拉仁布与且门索》

解放后,党和政府领导土族人民实行了土地改革,建立了互助土族自治县,展开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到1955年,做到了全县合作化。国家还帮助土族人民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因而1956年获得了丰收,生活有了很大提高。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县各公社都建立了机耕站 1959年11月5日 刘锡钧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劳动后的休息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模范扫盲辅导员祁正贵辅导的30多名青年都已达到了高小程度

互助县土族人民几年来生产不断发展,生活得到改善,特别是1958年人民公社的成立,土族自治县的面貌发生了更大的变化。1958年这里组织了1万多人的水利大军,修成了全长1988公里的引水渠道,把水地面积由解放前的5万亩扩大到43万亩。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了8倍。还建立了各种工厂,培养了1500名工人和技术人员。自治县的文教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小学教育已经普及,5000多名青壮年在扫盲运动中摘掉了文盲帽子。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0年1月25日 白兴元

互助县城关人民公社,冬季大兴水利,把原来渠道加了一番,扩大灌溉面积五千三百多亩。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0年8月15日 谢惠林

互助县城关公社多士代大队卫生所医生丁生淼,经常深入田间向社员宣传卫生常识,因而社员得病少,出勤率高。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0年9月7日 吴宝基、赵生贵摄

互助县贺尔川人民公社农林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员杨友仓,在良种培育繁殖方面获得不少成绩,已培育麦类作物杂交后代578个,其中如台子1号、3号等已成为优良新品种。1960年,他又进行25个研究项目,杂交麦类作物427个,豆类作物145个。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1年5月6日 刘西钧

互助县南门峡公社西山根生产大队青年队长雷春林(右二)正领导队员们一面积肥,一面研究利用闲散土地增种洋芋的具体计划。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祁明荣在土族社员何明山家中访问 1963年11月30日 李子青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祁明荣(右)在东沟人民公社,同社员一起打肥,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

祁明荣1960年担任互助县县委书记兼县长以后,仍不失劳动者的本色,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农村活动,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帮助基层干部和群众解决各方面的问题,群众都说他是“土族人民的好书记”。(老先生于2017年初去世)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9月27日 王精业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有“花儿王”之称的青海著名民歌手朱仲禄

互助县在五峰山举行了“花儿会”,方圆几百里内的的歌手云集一堂,比赛演唱。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9月29日 王精业

互助治县东沟公社塘拉大队义务宣传员陈世福(右)正在田间向社员宣讲十二大精神。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王精业摄

费孝通教授1987年8月8日-17日到青海省进行社会调查。图为费孝通教授(左二)到互助县多士代村考察。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1年 王精业

互助县酒厂生产的互助头曲酒,在1991年4月第2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魏宝元摄

1992年12月26日,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互助县红崖子沟乡小寨村公开审理村妇达永菊告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朝俭侵财一案。(这个已成学术案例)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3年1月22日 唐召明

土族第一代女大学生李玉兰出任互助县长后,领导兴建了该县第一座大型批发市场。这是李玉兰(右)在市场上率先搞起服装鞋帽摊点的吕桂香了解经营情况。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迎接元宵节 1994年2月17日 王精业摄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教师们集体备课 1994年7月11日 王精业

互助县嘉定乡扎龙沟村,被各族群众誉为“状元沟”。自从恢复高考至今,这条穷山沟里有80余名学生从高等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该校连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文明学校,还评出了5名最佳教师。(巴扎乡森林学校故事也很感人,内容过长就略了)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县人民法院院长胡尔钺(右) 1995年4月21日 王精业

海东市互助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7年9月4日 陈畅鸣

互助县东山乡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早年从天津来到青海,在贫困山区任教37年,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全省杰出校长等奖励;1995年11月荣获由国家教委创设的首届“柏宁顿孺子牛金球奖”,1998年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互助土族自治县   东沟   土族   青海省   新华社   人民公社   解放前   社员   田间   作物   大队   县城   公社   群众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