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放开后的思考

首先还是要回顾一下初心,当初建壹芥家塾这个号是想用来记录家里两个娃的成长,而且从没打算蹭热点,并没有考虑流量和读者的想法,关注的也都是些朋友,这不昨天正好昨天出台了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网络上又是一阵刷屏。正好想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也算是抛砖引玉。

网友吐槽无外乎生育成本高、教育成本高、房价贵等等原因,这些都还好理解,毕竟一个成熟的、经济不断增长的社会,生活成本、教育成本是会不断增加,这是正常的现象,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增长后人口出生减少,甚至到负增长。但是我也看到有些人说3个孩子9个孙的言论,实在是忍不住想说一句,你的3个孩子嫁的取的都是孤儿吗?你当国家变动一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脑袋一拍就做出的决定?

在单位上过班或者当过小包工头组织过几个人做事的就能理解,但凡需要做一个稍微重要的决定,一般都是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的部门一起来开个会,先由发起部门提出建议,然后由关联的部门依次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一把手才会综合各个部门的意见做出决策。

连一个小单位决策都要考虑各个部门的意见,放在国家大政方针更是如此。人口政策是我国的国策,假设国家卫健委要出台一个鼓励老百姓多生小孩的人口政策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程序呢?

首先,国家卫健委会评估这样的政策会产生什么样的量化结果——这个结果一定是各种数学模型反复论证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然后这个预测结果会发到相关部委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单位:

农业部门: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肉类、蔬菜,如果出现缺口的对策,增加粮食等资源的供给需要增加多少预算;

商务部门:评估粮食、肉类、蔬菜、石油等资源出现缺口在国际市场进口的可行性与代价;

教育部门: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教育资源;这个评估要结合我国原有的教育发展规划来考虑,如果要增加教育资源供给需要多少预算配套什么政策支持;

卫生健康医疗:评估能否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医疗资源;这个评估要结合我国原有的医疗发展规划来考虑,如果要增加医疗资源供给需要多少预算配套什么政策支持;

住建部门:评估能否按照现有人均居住面积标准给增加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房子,推演各种情况并提出对策。当然也少不了提出需要的政策支持与预算等等;

财政部门:汇总各个部委的预算进行全面的评估,财政是否有这个财力来满足各个部委的预算要求。

然后中央协调各个部委开会,各种辩论,最后或者达成一致性或者无法达成一致性。达不成就只能放弃或者卫生健康部门修改自己的提案,如果最后达成了还要报送更高层决策讨论,通过后才能公布实施。

如此严谨的决策,难道就没有考虑到你们这些显而易见的情况?应该说是不但考虑到了而且有配套的措施,所以中央发文的措辞是这样的:“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看到没?又是优化、又是改善、又是应对、又是保持,说明国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审慎决策的。果然,今日国家卫健委就来回应了,有兴趣的自己百度,我就不复制粘贴了,大概就是总结放开全面二孩之后的成果,下一步促进生育政策如何如何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进而应对老龄化的建议等等。

可能大家又会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全面放开?继而无脑地又开始批评当年的计划生育。有这个想法的请回顾一下我前面列举的决策过程。其实毫不夸张地讲,我们现在是在吃计划生育的红利。你们想一想我们的父母辈有几个在儿童时代是能吃饱过饭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的外汇储备基本为零,如果那个时候不控制人口,新创造的财富迅速就会被增长的人口消耗掉,是不可能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不控制人口,老百姓日子窘迫,国库空空拿什么去发展经济,升级制造业?整个国家将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可以给一个这样的结论,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就没有后面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就没有今天繁荣昌盛的中国。

还有一点,当年的计划生育对于延缓阶层固化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当时有正式工作人员和国企职工凡是超生,立刻开除公职,无论是什么职位。为什么要在体制内执行高压政策?原因很简单:防止官员形成世家大族导致阶层固化。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考大学,做梦吧,指标全部被有钱有权的家庭占据了,普通老百姓将丧失所有向上走的机会。而且有钱人根本不在乎多生孩子,网上有些明星自爆一个月的伙食费就要花费数十万元人民币,多一个小孩你觉得他们养不起吗?孩子越多可以择优培养,将来选择最优秀的来继承自己的财产。

另一方面,赤贫的家庭也根本不在乎多生,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还有6亿人人均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这点钱都不够喝奶茶。这就叫阶层隔绝,你根本不知道比你有钱太多的人是怎么过日子,也不知道比你穷太多的人怎么过日子。联合国对于贫困人口的定义是一天1美元,也就是6.4元人民币,大概是三斤大米,成年人一天能吃三斤大米能保证不饿死,所以多生一个孩子边际成本极低,而且孩子到了五六岁就可以帮着带小弟弟妹妹。到了七八岁就要下地干活,千百年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的50后、60后有很多都是哥哥姐姐带大的,所以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教育?那是不存在的。生病死掉一个,哥哥姐姐没注意掉水里淹死了,没关系,再生就是。我们国家花了好长时间,花费多少力量才实现全面脱贫,就是要防止再陷入这种无序生育的陷阱。

既然国家现在慎重地放开了三孩政策,我们就应该相信国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接下来的配套也将一步步完善。我们也走到了人口结构的拐点,总人数不重要,结构才重要,从近些年养老金不断亏空来看,调整人口结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人口普查推迟公布结果,许多人就在预判国家将放开生育政策,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在我国,如果政府层面只是呼吁一件事,那么大力度落实的可能性还有待观察,可是国家最高层直接安排“三孩相关支持政策”,这就是真金白银的政策投入,三胎政策一定会高效落实。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句,你们都有几个娃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部委   计划生育   阶层   预算   粮食   人口   成本   部门   结构   政策   我国   孩子   医疗   国家   数码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