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怎么进行供给侧改革

昨天女儿问我赚钱难不难,我说:“难,但也不难。”女儿不解,我说:“爸爸给你举个例子吧,假如你搬一块砖的报酬是一块钱,你一天不睡觉最多能搬几十块砖吧。但是你有一辆卡车呢,你有一辆火车呢,效率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现在学习知识就是在提高你的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赚钱自然不难了。”女儿若有所思。

这几年国家反复在提供给侧改革,原先我总是局限于制造业的升级和房地产的去库存,后来发现这个词含义远大于此,其中就有不断提升我国的高端供给,降低低端供给,减少那些没啥技术含量、空耗人力的生产,避免大家内卷的作用。

话虽如此,真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时候是被逼转型。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在经开区的时候担心自己的编制得不到落实,考到乡镇的时候有那么一丝丝的后悔,感觉工资都不够油钱,考到地级市的时候偶尔会想怎么不努力到省会城市去工作。所以说人很多时候是逼出来的,大部分时间选择躺平,又不是不能过日子。我在《写在春季开学之前》上讲到过“逆水行舟式”教育的难题,事实上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做明显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体验感并不好,比如学习、健身,很快就会难以坚持并陷入自我怀疑,自己是否是这块料,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抖音,实在没事干就翻一下淘宝上购物车里的东西降价没。做起事情来总是三心二意,难以持久。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有走向越来越堕落的趋势呢,或者说我们能不能通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实现自我突破呢?也不是说不能,但可以肯定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不能。因为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爱好无非就是吃、喝、玩、乐以及其他低级趣味的事。这些东西属于消费起来很爽,但是生产起来无比痛苦。我记得以前有一段采访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记录,我们平时看的娱乐节目也许只有半个小时,但是拍摄制作需要个把星期,编段子、设计笑点、反复拍摄,连观众都是演员,配合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哭,谁要是自己经历一次就再没兴趣看了。所以说这些东西生产者才是大佬,消费者只是屌丝。

讲了这么多,那和个人的努力进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平时很少做艰难的选择,尤其是生活过得似乎还不错的时候。但是我们还是要尝试着去做一些困难一点的事情,慢慢就习惯了,时间长了就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优势,这种优势又会逐步累加和扩大。套路可以扩散,技能可以学习,唯独这种长时间大跨度的积累没法快速掌握。如果我每天很忙,没时间呢?在网上流传着一个测试方法,就是找张纸,不管干啥都写下来,记下起始时间,看看一天都忙了些啥,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看时间都去哪了。90%说自己忙的人,都是装忙,剩下10%是瞎忙,真忙的没几个,你又不是企业家,你忙啥?

其实我的公众号注册有好几年了,也没怎么写东西上去,最近是因为孩子伴着我过来读书,我每天陪着他们写作业、看书、下棋、跑跑步、打打球,然后就有了写点东西记录生活的冲动,可以说是孩子给了我更新的动力。

教育和自我教育本身是个复杂话题,我自己其实到现在也不懂,边走边学习,有什么心得就分享出来,有些事情明显是对的,不需要说也要坚持去做,比如勤奋,比如积极主动,再比如多笑少抱怨。有些事明显是错的,比如啥也不行还只想娱乐,那就太不应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大佬   打打球   逆水行舟   低级趣味   生产力   会儿   平时   演员   女儿   事情   优势   自我   东西   孩子   时间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