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

提笔写下这个话题就觉得题目起得有点大,有点心虚,自己在这方面并无经验,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相信各位家长在面对这个话题的时候血压容易升高,容易脱发,确实不太利于身心健康。但是没办法,毕竟有了两个孩子又到了学龄年纪,不得不开发一些方法来教育他们,不至于多年以后他们觉得“子不教,父之过”。我从三个方面的讲讲自己体会,交流一下学习心得,权当抛砖引玉。

如何实现量变到质变。所有的问题都是量积累不够的问题,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出了一款叫《传奇》的网络游戏(暴露年龄了),与以往游戏不同的是,要通过经验值的积累来获得升级,就是不断的重复打怪升级,非常枯燥,但是游戏技术也在不断的打怪升级中提高了。这就印证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的两个孩子每天完成学校规定的作业后,我每天要求他们做一版口算题卡和写一页汉字,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慢,习惯了之后速度就上来了,一个学期下来,计算能力和识字量竟然增长了不少,专注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市面上经常有打着“21天实现某某能力”、“跟着我练习一周减肥多少斤”的广告宣传,看着非常诱人,其实都是奇技淫巧,以偷工减料来达到目的。欲速则不达,厚积才能薄发,数量不够多,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看似走了捷径,欠下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如何跟自己妥协并在自己的舒适区做事。小时候看金庸、古龙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非常奇怪那些偷学别人武功的为什么看一眼就能记下来,等自己参加工作了慢慢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举个例子,注册会计师看一眼公司的账本,马上就知道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没有财务基础的都不知道写的啥。那是因为绝大部分都是他的专业,并不需要每个地方都细看,只需要直奔重点就好了。人的大脑就是这么奇怪,做自己熟练的事情,基本上不需要多少精力,效率也很高;做自己不拿手的事恰恰相反,占人体重量2%的大脑能耗占到身体的20%,当大脑发现面临的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信息会本能的自我保护,想象一下你在听一场枯燥无味的学术报告昏昏欲睡的样子吧。据说最有效的学习比例是85%的熟练知识加上15%的新知识,全是已知的知识,会觉得没有挑战性,陌生知识占比过大,又会有挫败感。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日拱一卒”,放弃急于求成的想法,以时间换空间,才是理性的学习方法。

如何设定奖励,才算有效奖励。很多父母会在小孩子取得好的成绩的时候进行奖励,但是我觉得这种奖励效果不见得很好,类似于你的领导说小伙子好好干,年底给你发奖金一样,你毫无感觉。绝大部分人不响应长期激励或者说延迟满足,而且这种奖励并没有合理地设置标准,让人无所适从。根据弗罗姆的期望理论(效价*期望*工具性=动机),奖励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相关性,比如完成了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而且及时兑现奖励更能强化效果,形成正反馈。举个例子,完成识字多少可以积分多少,算数全对可以积分多少,到达多少积分可以相应兑换什么物质奖励,这就很能调动积极性了,想象一下你为了拼单砍价疯狂发圈的热情吧。还有一种高级玩法,家长们视情况选择,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叫“斯金纳箱”,设定好奖励的概率,老鼠、鸽子等动物都能疯狂执行任务。人类都有赌徒心理,明知是一场零和游戏,要不然股市里不会有这么多韭菜,牌馆不会门庭若市。没听明白?积累到一定积分,来摇个色子,中了翻倍,不中清零,谁能抵抗的了,王者、吃鸡都是这么设计的,你看看有多少孩子沉迷。

综上,我这一个学期带孩子总结如下三点:一是要注重量的积累,量变到质变;二是要放弃急于求成,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三是要及时合理进行奖励,保持学习热情。各位父母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一起交流学习。(本文原载于本人同号微信公众号:壹芥家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家塾   奇技淫巧   武功   急于求成   量变   心得体会   绝大部分   这个话题   教育孩子   熟练   大脑   奇怪   热情   学期   积分   知识   数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