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合理设置奖励的一些个人建议

我在《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一文中提到了为何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设置奖励的观点,结合自己在两个孩子学习上的“临床试验”,最近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专门写一篇文章算是做一个总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纠正一个观念,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家长反对对小孩子的学习进行奖励,认为学习就不该进行奖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该自觉地十年寒窗,一举成名。这样的家长,你咋自己不上天呢?要么就是不懂奖励,过度奖励导致效果适得其反。

为什么要奖励,如何适度奖励。我认为学习是一个漫长且枯燥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投入才能看到或者很难明显感觉得到收获的过程,如果没有适度的奖励,很容易松懈,陷入自我怀疑,继而不可避免地滑入下坠的通道。换句话说,奖励无处不在,你喜欢做的事情都存在奖励,比如嗑瓜子,每嗑一次得到一粒小小的瓜子仁,所以你停不下来;比如刷小视频,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总是引诱着你用手指划屏幕;比如打麻将,一把自摸那感觉不要太爽。

好了,我们知道奖励对提高学习有多重要了,那么该如何设置奖励标准呢?还是那三点:一是要有关联性。也就是说被奖励者知道做什么能得到奖励,奖励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有了开始做的动力。万事开头难嘛,有一个“飞轮效应”说开始转动飞轮的时候比较困难,转得也慢,但是转动起来有了惯性了就容易多了,这时的奖励就是为了挺过开头的困难;二是要及时兑现奖励。这一点大家是不是认为及时实现奖励,也不是不可以,驯兽师训练动物的时候,完成一个动作奖励一点吃,这样就能形成条件反射。然而人毕竟有社会化属性,容易钻空子,可以玩高阶一点,实行积分制。你可以和孩子承诺,这版口算题卡你全做对了,给你积1分,积满10分你可以选择兑换奖励。这样子他就对做口算题卡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哪怕你不安排,他每天也能执行得好好的。那么,我能不能设置一个很高的奖励呢?不能。如果你通过买彩票能轻松地实现财务自由你还会不会好好上班?三是随机奖励才能让人欲罢不能。还记前面打麻将那个例子吧,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手气爆棚,游戏里面偶尔刷到的副本地图、随机掉落的神迹装备让人欲罢不能吧。

我经常看见有些人把头像换成什么“不瘦十斤不换头像”,这种人可以说不懂人性,喜欢霸蛮。十有八九肥减不下来,最后灰溜溜地把头像悄悄换掉然后说自己是易胖体质,把责任全部推给基因。自己下不了决心的建议找个健身教练,越贵越好,最好的贵到心疼的那种,倒不一定说越贵的技术会好很多,只是说你翘课的成本要大一些。如果不找教练,不是说不能练,而是没有激励,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进步,所以练几天就虚了,如果找了教练,他告诉你不要多想,按照他的节奏来,肯定会好起来。并且每天鼓励你,说你的心肺功能进步明显,说你深蹲又提升了两公斤,又说你背部肌肉已经有了线条,尽管主要是安慰你,但是这种安慰能让你觉得付出有了点回报,也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其实想想也能发现,人想进步最难的地方,就是随时想放弃,为啥想放弃呢?因为看不到进展,不知道自己在进步。而适当的奖励就是熬过平台期的最佳良药。等一切走上了正轨,学习知识的获得感超越了物质奖励本身,就可以慢慢取消奖励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育孩子   瓜子仁   驯兽师   口算   欲罢不能   飞轮   麻将   头像   教练   困难   家长   过程   感觉   动力   建议   标准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