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可能重来?

据说,朱安是21岁和鲁迅订婚的。鲁迅不很情愿,拖了8年,1906年,母亲突然打来电报说:“母病速归”。鲁迅回到家里,原来是母亲要他结婚……如果当时通讯足够发达,他能够打电话问问,是不是可以避免婚姻中的某些悲剧色彩呢?

不仅鲁迅时代的通讯不发达,实际上,时隔80多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通讯条件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在广大农村,仍然保持着“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现状。即使在城里,与远方的亲人联系也主要是靠书信和电报。那时谈恋爱基本是靠书信沟通,情况紧急的时候,就拍电报。因为通讯不发达,有时会耽误事。

那时,我一个来自陕北农村的男同学阿牛在老家处了一个对象小英,他家里不是很愿意——觉得娃能从农村考出来上大学不容易,希望他能够找一个城里的媳妇,在村里人面前给家里人“争光”。可是,阿牛对小英念念不忘,表示非她不娶。

小英没考上大学,上的是自费的中专,毕业早,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突然有一天,阿牛收到小英的一封信说:家里要她和别人订婚,让他赶快明确表个态,不然就不等他了。他一看日期,信是10天前写的,急了,赶紧跑到邮局去给家里打电报,表示自己的决心,希望家里能同意。结果一冲动,没有控制好字数,给家里打完电报,已经没有钱给小英打电报了——那时打电报挺贵的,而且只能到邮局,非常不方便,所以,他就改写信通知小英了。结果,她因为迟迟没有得到他的回复,成了别人的未婚妻……

要是现在,这种事情就肯定不会发生了,电话、手机,电子邮件,QQ,MSN,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很多遗憾也许就可以避免了,有很多可能失去的爱,都可能重来了。

到了阴历七月七,精明的商人就把它忽悠成了“情人节”,直到现在,你打开Sohu网的首页,默认的搜索词条还是“七夕情人节短信”,各种促销活动也跟着起哄。早晨的公交车上,两个三四十岁的妇女压抑不住兴奋,也不怕旁边的人听见,相互炫耀自己从QQ上、邮箱里收到了谁敬送的鲜花、贺卡和祝福。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是我,双圈是你……”

这是古代一个女子写给丈夫的“圈圈诗”,由于不会写字,只能画许多圈,写信向老公表述情怀。想象一下:如果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她会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陕北   人面   鲁迅   圈儿   词条   情人节   电报   书信   城里   家里   邮局   母亲   农村   通讯   世纪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