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

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长安链引发了关注。这是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推出供应链金融、碳交易等首批应用场景,支持按需定制,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构建共享机制,助力在交易、流通、统计等全流程的数据可信存储和共享。不仅能实现冷链进口食品智能化流通;还能迅速实现村口商业银行的低成本广覆盖。

类似这样的很多新技术,在中关村论坛都得到了展示,显示了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全球视野,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和在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新要求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效。

这和北京近年来在推进科技创新多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和打造科技服务龙头企业方面的努力。

2017年12月,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文件出台,包括《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指导意见》等等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科技服务业等十大产业,从总体要求、重要任务、产业布局、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比如,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了北京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定位和总体方向,有具体的保障措施,可操作性很强。看到北京市对集成电路行业的重视程度很高,支持力度很大,科技人员备受鼓舞,企业的信心更强了。

打造高精尖产业,科技服务不可或缺。科技服务业已成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北京已经精心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服务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服务高成长企业,涌现一批科技服务创新型企业,在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科技推广与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和科技咨询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催生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在此基础上,北京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启调结构促转型的步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38%,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市值居全球第5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立足实际,既发挥了首都优势,也突出了首都特色,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和带动效果也不可小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科技   高精尖   国际   中关村   区块   北京市   科技服务   强国   集成电路   北京   服务业   成效   研究院   努力   产业   中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