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称出地球的重量

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个硕大无比的球体。古希腊时科学家用巧妙的方法测出了它的半径有6400多千米。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这个巨大的球体有多少重。

地球那么大、那么重,用普通的秤来出地球的重量,那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不仅世界上没有这样一杆能称得起地球的巨秤。再说,就算是有,谁也无法拿得起这杆秤。就算有一个力大无穷的大力士能提得起地球,也无法秤我们的地球,因为那个能够称得起地球的人,站在什么地方去称地球呢?人们总不能站在地球上称地球吧!

1750年,英国19岁的科学家卡文迪许向这个难题挑战。那么,他是怎样称出地球的重量的呢?卡文迪是运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称”出地球重量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间的引力与两个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个物体的重量成正比。这个定律为测量地球提供了理论根据。卡文迪许想,如果知道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和距离,知道了其中一个物体的重量,就能计算出另一个物体的重量。这在理论上完全成立。但是,在实际测定中,还必须先了解万有引力的常数K。

卡文迪许通过两个铅球测定出它们之间的引力,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两个普通物体之间的引力是很小的,不容易精确地测出,必须使用很精确的装置。当时人们测量物体之间引力的装置用的是弹簧秤,这种秤的灵敏度太低,不能达到实验要求。卡文迪许利用细丝转动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引力的装置,细丝转过一个角度,就能计算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然后,计算出引力常数。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失败了。因为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太小了,细丝扭转的灵敏度还不够大。

灵敏度问题成了测量地球重量的关键!卡文迪许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次,他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突然看到几个孩子在做游戏。有个孩子拿着一块小镜子对着太阳,把太阳反射到墙壁上,产生了一个白亮的光斑。小孩子用手稍稍地移动一个角度,光斑就相应地移动了距离。卡文迪许猛然醒悟,这不是距离的放大器吗!灵敏度不是可以通过它来提高吗!

于是,卡文迪许在测量装置上装上一面小镜子。细丝受到另一个铅球微小的引力,小镜子就会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小镜子反射的光就转动一个相当大距离,很精确地知道引力的大小。利用这个引力常数,再测出一个铅球与地球之间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了地球的重量,即为60万亿亿吨,与现代测量的结果59.76万亿亿吨非常接近。

接下来可能有人要问,地球的重量数值是不是从它形成以来,甚至今后都一直不会变化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知道,地球在宇宙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它周围的宇宙空间不断地发生着物质的交换。

流星和陨石,便是宇宙间物质进入我们地球的最直接表现。据人们在美国墨西哥州某地连续5年的观测结果,求算出地球上每年陨石的平均降落量达16万吨。还有人则估计,陨石的实际降落量(包括在高空中已焚毁的和众多的微细得难以观测的宇宙尘等),其总数应该还要大得多,每年可能达2亿吨。

我们不妨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算算在地球漫长的几十亿年的生涯中,将有多少陨石成为地球的组成。

事实上,我们还知道,根据地球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地球形成之初,陨石降落的频度和规模都要比现在大好多倍。从部分已辨认出来的地球陨石坑资料,还可知道有些陨石个体,一个就有几亿到上百亿吨。所以可以想象到,在地球早期由于陨石的加入,曾使地球的重量迅速增加。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一些人甚至认为,占有地球表面29%面积的陆地地壳,其最初的来源便是坠落的陨石。

这样说来,地球应该是不断加重了吧?答案却是否定的!地球也不是只进不出,它也在不断地丢失着自己的物质,这主要是一些相对较轻的组成物。

通过对地球大气层的测量,我们知道,大气层可以一直延伸到距地面2000多千米处。这里由于距地心遥远,地球的引力已经很弱,因此很难束缚住那里的气体分子和原子,致使它们有可能逃逸到宇宙空间中去。幸亏地球还有一个磁层关卡,否则逃逸量还会大大增加。

此外,地球每年要发生多次大地震,当今还有在活动的活火山500余座,每年从地球深处喷射出大量的熔岩、尘埃和气体。其中,尤其是那些火山喷气会具有很大的动能,能射向高空,最后脱离地球的束缚。

近世人类开发深部矿产,许许多多的石油、天然气和煤都被采掘出来作为燃料,化为灰烬,其结果都会使地球变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重量   地球   铅球   宇宙空间   细丝   常数   陨石   灵敏度   引力   物体   测量   装置   镜子   距离   两个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