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银行之路,还需补上高品质联接的拼图

是什么因素让传统商业银行这只被预言是本世纪行将灭绝的恐龙重新焕发了生机?又是什么因素让银行能够在无纸化、移动支付盛行的当下与时俱进?答案并不复杂,是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化程度不亚于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行业,银行业一直行走在信息化的前沿,并且,自身的特殊性质还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更多特殊的要求。

信息化银行之路,还需补上高品质联接的拼图

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银行是传统而古老的行业,经营支付、存款、储蓄、贷款、电汇等业务,是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而且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涉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安全,关乎社会经济命脉。

虽然这个行业很古老,但银行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向来不是保守者、落伍者,而是信息化建设最早的实践者、创新者。世界上最早的大型计算机出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使用者就是美国银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人认为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会在金融脱媒和网络技术的双重挤压下走向灭亡。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商业银行模式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进一步确立了在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除了银行业的不断变革与调整之外,更重要的还应该归功于信息技术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深入而广泛的应用,使得传统银行服务和风险管理模式的重构成为一种可能。

集约经营,与时俱进

银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信息化的挑战:

一是实现IT大集中:将所有分支机构以及各子公司各类数据集中处理和统一管理,搭建"两地三中心"的数据备份架构,做到发生灾难时分钟级快速恢复生产运行以及数据零损失切换,提升信息系统风险防范和业务连续性运行水平。

二是实现大数据积累: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和集团信息库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客户信息、账户信息、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管理信息等内容的集中管理,包含客户、柜员、各有关机构的交易行为、关联性和交易习惯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三是实现运营集约化:按照"集约运营、服务共享"理念和打造"流程银行"目标,建立业务集中处理中心、金融交易中心、单证中心、报表中心、电子银行中心、电话银行中心、短信平台、远程授权中心、信贷监测中心等集约化营运中心,改变传统分散式的作业模式,实现业务处理工厂化、集中化和规范化,大幅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四是实现管理现代化:持续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立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三大领域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全面的风险计量和控制。

五是实现服务信息化:大力发展网上银行及VTM应用,引导用户进行自助服务,这些电子银行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对培育互联网金融文化和客户互联网金融消费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这些应用还减少了银行运营成本。

这些信息化的建设,使得大部分网点带宽从10M升级到50M,省会城市部分网点甚至直接到100M。

同时由于信息集中化处理,银行逐步取消二级网点信息中心,支行营业数据直达省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逐步扁平化。

数据集中化,两地三中心的备份成为银行的标配。由于数据中心备份硬盘读写速度的要求,需要互联链路时延低于2ms。

银行联接正面临带宽升级,网络扁平化的发展趋势,业务属性要求联接安全可靠,在数据备份时需要低时延,快速定位,高可靠的网络。

通过这些措施,银行的服务逐步从线下转到线上,从柜台转移到远程柜员机,给银行客户带来如下好处:

全面实现无纸化交易

以前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大部分被电子票据所代替;原有的纸币被电子货币,即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信用卡所代替;原有纸质文件的邮寄变为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进行传送。运营效率大规模提升,业务成本显著下降。

服务质量高

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用户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和可靠的全方位服务。任何需要的时候使用网络银行的服务,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即实现3A服务(Anywhere, Anyhow, Anytime)。既有利于吸引和保留优质客户,又能主动扩大客户群,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运营成本降低

由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VTM等信息技术的采用,银行可以在保证原有的业务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柜员前台人员数量,大大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有效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开办网上银行业务,主要利用公共网络资源,不需设置物理的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减少了人员费用,提高了银行后台系统的效率。

业务创新能力强

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信息化支付系统,容易满足客户咨询、购买和交易多种金融产品的需求,客户除办理银行业务外,还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网上买卖股票债券等,为客户提供更加合适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物理硬隔离,安全有保障

由于银行信息化从架构到应用的演进,其信息传递的私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各大运营商积极建设高品质网络满足业务互联需求。这些高品质网络具备如下特性:

高安全:每条业务单独资源,带宽独享

大带宽:可提供2M~100G等不同类型业务接入,满足不同业务差异化接入需求

低时延:信号传输以光速传输,时延低至ms,满足数据中心快速备份要求

高可靠:设备智能化,实现故障毫秒级自愈

自服务:智能运营平台,实现用户的自助调速、时延和SLA可视

快开通:覆盖全国所有城市的扁平化网络,直达核心北上广深银行交易核心节点,香港,东京,法兰克福,伦敦,纽约等金融中心,助力业务实时上线

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经济转型、利率和费率市场化的放开,银行利润零增长渐成常态,银行业轻松盈利时代将一去不返,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信息科技的支撑与保障、创新与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品质专线在银行骨干网络与金融中心互联、高质量视频业务传输和异地容灾方面可提供最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银行业务的永续在线保驾护航。高品质专线所特有的毫秒级低时延,能确保交易、结算、行情查询等信息极速互联,近乎实时传输,让信息化银行决胜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商业银行   银行   信息技术   网上银行   银行业   拼图   带宽   效率   客户   业务   金融   数据   数码   电子   信息   网络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